周闞將他所暢享的產品設定了三個標籤。
製作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夠適應在不同環境下的多方面工作。
這三個標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互衝突的情況。
周闞面對這種情況也很頹然。
現有的技術並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不然這個專案早就被安排上了。
所以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在這個基礎上,重新設定一套水下無人潛航器的深潛航行控制系統。
然後在搭配上相應的操作軟體,動力系統。
在接下來是實現功能的機械臂與潛航器外殼。
至於遙控器,到像是附帶的產品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周闞並不清楚。
不過要想實現他對潛航器認知的標籤,就必須要先解決潛航器的控制系統,這相當於人的大腦。
怎麼將她編譯的便捷合理,正是周闞的首要任務。
此時周闞莫名想到了躺在自己系統倉庫裡面的資料:磁懸浮技術。
磁懸浮是一個總體的稱謂。
就相當於一輛汽車想要正常在路上行使必須具有發動機,外殼等等一系列的相關設施。
那麼,如果想要實現這樣的技術。
有一套先進的控制系統,那是必然的!
周闞只希望資料裡面的相關情報不要太高階。
要是用不上,不就很尷尬了。
抱著敬畏的心態,周闞開啟了雖然很早就獲得了但是塵封了很久的磁懸浮技術。
我只看相關的部分,其他的內容我一點都不閱讀!
周闞這樣告誡著自己。
“銀河1號飛船設計圖。”
介紹:該系列不同於穿梭者系列飛船透過震盪引力波從而產生時空漣漪進行時空遷躍。為了解決持續的,穩定的縱向探索,銀河系列飛船首次採用電磁力作為飛船航行的動力。
理論依據來自於■博士所著《空間說》。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如果把地面看做一個磁體,飛船看做另外一個磁體,就可以實現磁懸浮懸浮飛行。
如果把星球看做一個磁體,把飛船看做另外一個磁體,就可以實現宇宙航行。
如果把星系看做一個磁體,把飛船看做另外一個磁體,就可以實現星系穿梭。
如果把整個宇宙看做一個磁體,把飛船看做另外一個磁體....
周闞整個人都懵了。
他只是想在裡面找一個關於穩定便捷的控制系統而已。
擺在他面前的東西都是些什麼奇怪的東西?
除了前面的銀河1號之外,還有後續的銀河1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