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快樂」比一切都重要。
基於此條原則,「快樂」的事情都值得做,不「快樂」的事情都不應該做。”
“第二,自己的「快樂」比他人的「快樂」更重要。”
基於此條原則,陸晨會基於自己的喜好和心情決定團隊未來的行動,而且也希望團隊的成員聚焦於自己的內心,以能讓自己「快樂」的方式融入團隊。
“第三,現在的「快樂」比未來的「快樂」更重要,而過去的「快樂」是現在的基石。
基於此條原則,若一件事情需要犧牲此刻的「快樂」,無論它對未來的「快樂」看起來有多大的好處,都不值得做。”
這裡要強調一下,這條原則並不是說人不能奮鬥,而是如果奮鬥這件事會讓自己痛苦,那奮鬥的方向就是錯誤的。
正確的奮鬥,肯定基於清晰的認知和對美好的憧憬,這種狀態下的奮鬥沒理由會不快樂。
至於陸晨本人,因為比較喜歡擺爛,所以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奮鬥了。
別問,問就是上輩子奮鬥夠了,穿越了,而且還穿越成至高神,誰也別想逼他奮鬥!
“第四,面臨相似選擇的時候,做可以讓其他人「快樂」的事情。”
基於此條原則,陸晨鼓勵大家成為一個助人為樂、有遠大抱負的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後,陸晨做了一個總結,他們這個團隊的綱領是:
“以團隊領袖陸晨的「快樂」為核心,以團隊成員自身的「快樂」為基礎,把讓更多人「快樂」作為事業,努力達成「快樂」的大和諧,把「快樂」的影響力推向整個世界。”
不得不說,在現代人看來,這個綱領十分不要臉也十分兒戲。
但在神眷世界的人們看來,這恆河裡。
神眷世界,可以理解成神眷顧的世界,但因為神從不降臨世間,只有神力存在,所以這個世界實際上是屬於神眷者的。
而神眷者們,都是陸晨這樣的德行。
比如「秩序」眷者的團隊,其核心就是遵守神眷者制定的規則,往往以讓更多人被「秩序」“保護”起來為事業。
比如「藝術」眷者的團隊,其核心就是實現神眷者的藝術審美,往往以讓世界更美麗為事業。
比如「混沌」眷者的團隊,嗷,「混沌」眷者一般沒有團隊,因為透過「混沌」創造奇蹟往往需要大量的樣本,他們一般都是把整個世界的生靈視為自己的團隊。
其中由他們一手打造的奇蹟,如果是人類,就會成為他們的得力助手,幫助他們創造更多的奇蹟。
此刻坐在陸晨身邊的所有人,除了柳舒雲這個「財富」的眷者和柳熹這個尚未被神看見的未成年人,都是在其餘神靈的信仰中找不到自身道路的人。
他們或許有對「生命」的淺信仰,或許有對「藝術」的認同,但在神靈的眼中,他們只是貢獻神力的羔羊。
而神眷者,不是羔羊而是牧羊人。
目前看來,陸晨這個牧羊人放牧的方式,還比較符合他們的傾向。
說不定,他們還有機會在陸晨的影響下,一朝覺醒被神青睞,脫離羔羊的身份成為牧羊人。
在林海等人表達了這個想法,並且紛紛表示願意成為陸晨的追隨者以後。
基於“羔羊”這個設定帶來的靈感,陸晨決定將他們的團隊命名為“無憂無慮的青青草原”。
喜歡神眷世界的頭號玩家請大家收藏:()神眷世界的頭號玩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