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站的建築屋頂,不算太低也不算太高。
雖然往下可以俯瞰一般房舍,但若跟這幾年新建的高樓大廈相比,也只是個矮冬瓜。
不對,這連一棟像樣的建築都稱不上。
從一般人看來,這不過是揹負不良債權的廢棄大樓。
當初好像是蓋到一半便停工,工程開始於一零零二年,中止於二零零三年。
如今,僅完成一部分的五樓,成為相當理想的屋頂。
聽說曾經有人用過這棟大樓,且順便修繕補強了一下。雖然跟那個人素昧平生,我還是很感謝他超乎異常的熱忱。
“............”
我在不經意間抬起視線,被強烈的日光照得雙眼發暈。
現在的我,只有半邊眼睛看得見。年輕時,一起事件奪去我右邊眼睛的視力。
所幸直到現在,依舊可以只靠左眼正常生活。
我深呼吸一口氣,從站起身時發生的暈眩恢復,靠上腐朽的圍欄眺望街景,換換不同的口味。
這裡離地面僅約五公尺,沒有什麼可以用「俯瞰」形容的壯麗景緻。
但如果是眺望街景,已經相當足夠。
站在此處,可以發現在地面上無法看見,怎麼想都想像不到的城市面貌。
例如坐落在二十公尺外一隅的平凡住家。
那是一棟古老,似乎是從清朝時代便存在至今的兩層建築。
但它其實有三層樓。從底下看只看得到屋頂的地方,還有一個二坪左右的空中庭園。
真羨慕屋瓦上有個綠意盎然庭園的住家,天氣好的時候,住在那裡的人想必會上去曬衣服。
而且,說不定在我出生前,他們便一直持續這樣的習慣。
緊鄰著那棟充滿著古代樣式氣息房舍的,是一幢十層樓高的辦公大樓。
從我所處的高度,可以稍微瞥見屋頂。可惜因為是辦公大樓,通往屋頂的大門八成是上鎖的。
雖然還有z字型緊急樓梯口可上去,但是非常遺憾,頂層的鐵柵欄同樣封住去路。
那棟大樓的員工明明坐擁美景,卻完全無緣窺見一眼,甚至根本不知道那般美景的存在。
再四處移動視線,有時還會發現沒有任何出口的巷弄。
那是穿梭在住家之間,只有左鄰右舍才會知道、使用的小路。
鑽出小巷,來到大馬路,出現在前方的,是五年前完成的停車場。
過去的小巷,現在成為純粹點綴用的公共藝術……我原先懷抱這樣的念頭,但是仔細一看,其中還有勉強可供一個人通行的空間。
想不到連每天在那裡來來去去的我們,都沒有發現停車場後方的小路。
那些無一不是城市的容貌、除了自己之外,眾人生活在此的證明。
從這個高度,可以略微窺見拘泥在自己的生活中,不可能發現的連結與新版圖。
即使處在都會的喧囂中,這裡居民的生活也不會改變。
這是社會道德外部)提升,個人道德內部)下降的時代。不過,大家活在自己的生活這點,並沒有因此改變。
儘管這個城市人蛇雜處,還是充滿讓人喜愛的魅力。
儘管這裡的生活單調,又存在惡意,同時也有更多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