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人類逐步演化成有智慧的生物,為了聰明地做出取捨,人們變得只接收必要資訊。
對當今的人類來說,文明社會發展得太複雜,資訊量大到怎麼處理都處理不完。
我們身處的環境,與每個人感受到的世界有所出入,這點不需我再贅言。
每個人感受到的世界,都經由自身價值觀重新詮釋過。
你們應該曉得,哪些東西需要,哪些東西又不需要,每個人各有不同的答案吧?”
“回到先前被害者a與加害者b的例子。不管從哪一個方向,未來視能力者都會看到“殺與被殺”的未來。
儘管他們看不到兇手,但只要有a出現,即可感覺到這樣的結果。
這些都是從a的生活習慣,以及他本身沒有發覺的潛意識危機感得到的結果。
但要是人們時時刻刻處理這麼多資訊,一定會被龐大的量壓垮。
“未來視”不再為人們需要。用以取代約機器早已問世,而且還不斷日新月異。
說不定有朝一日,可以預測無形未來的人工智慧,真的會追趕上人類的能力。”
透過視覺、聽覺得來的資訊......
藉由知覺所產生對未來的展望、預想......
原本所謂的“未來視能力”,是將這些要素統合起來,提升至現實層面。
這種人並不是看見“幾分鐘後的未來,”
而是看見由現實創造出,“發生在幾分鐘後的結果。”
“嗯……可是,炸彈魔不太一樣。這個傢伙“什麼也沒看見”。”
“嗯?在沒有任何前提的情況下看見未來,不能叫做『預測』。那已經是越權行為,根本不是什麼特權。”
“……這個解釋起來很麻煩,總之,不是夏振凱你指的那種『看見』。
先不管別的,『未來視』分成兩種類別對吧。預測跟測定的具體差異是什麼?”
針對謹的提問,夏振凱開始解說。
可以實際幫上忙、派上用場的是測定:落在犯罪者手中會很危險的,也是測定。
另一方面......
以人類良知而論,正確的使用方式為預測,適合赫連謹的方式為......
“不過啊,一直在這裡討論假設性的東西,也沒什麼用處。未來視的話題先到此為止......啊,文亦飛,能幫忙泡一杯咖啡嗎?講這麼多話,嘴巴開始渴了。”
“好的,我馬上泡……不過,所長,如果遇到擁有著未來視能力者,我們要怎麼做?”
“嗯?如果對方屬於預測型別,大可放任不要管他。他們是相對能融入社會的一群人。
喜歡我知道你很溫柔請大家收藏:()我知道你很溫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