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丁隊雖然名義上是支小球隊,但競爭已經不亞於中等檔次的英超球隊。
身在曼聯的董方拙,不就是連替補都撈不到嗎?
顯然,邵佳和石俊比董方拙還是要幸運一些的,除了11名首發和5名替補之外,就排到他們了。
而且,石俊是第4前鋒,他被排在第4位,與他剛剛取得勞工證有一定的關系,邵佳是中場,如果球隊改打451,他立刻就有了機會,或者,只要前面的人有一個傷病,就輪到他了。
此時的英格蘭足壇,隨著聯賽的臨近,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各路媒體你方唱罷我登場,忙得不亦樂乎。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說的。
兩個足球記者碰面了,一個是西班牙人另一個是英格蘭人,西班牙記者發愁道:“最近足壇沒有熱點挖,再這樣下去我要失業了。”英格蘭記者鄙夷道:“西甲的球星那麼多,怎麼會沒有熱點?我分分鐘就能寫出精彩的故事!哪位球星最紅,哪個美女最熱,只要他們出現在同一座城市,就是新聞!”
不要說這是笑話,英格蘭的小報記者,常常被叫作“編劇”。
在他們的筆下,什麼子虛烏有的事情都能發生,只要是發現了一點線索,他們就能聯想出引人入勝的故事。
英格蘭人有早晨出門買報紙的習慣,每天上午,走在大街上和坐在電車上的英格蘭人,基本上每個人手裡都拿著報紙,一有機會就津津有味地閱讀。
英格蘭人看報紙是一種習慣,他們也許並不在意報紙上內容真實與否,而僅僅只是享受閱讀的樂趣。
英格蘭的報紙,一般版面不會很多,屬於“小報”,這是為了方便人們有時間及時看完。
據統計,英格蘭報紙,有超過70%的銷量,來自於零售,就是人們隨手在街頭的報攤上,丟下零錢,拿起來就走的方式。
英格蘭的大部分記者,極其不負責任。
他們可以任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當然,如果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那就更妙了,他們根本不會去想,如此胡編亂造會不會引來麻煩,而只是關心讀者看到了他們的“故事”之後,會不會感興趣。
所以,在雷丁隊為谷成龍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之後,有關雷丁隊與切爾西,古利特與穆裡尼奧,谷成龍與蘭帕德,石俊與德羅巴,這一系列的恩恩怨怨,已經在英格蘭鬧得沸沸揚揚。
幸好,當事人都被俱樂部嚴格告誡,不得隨意再向媒體抖露什麼新聞。
這把火已經夠旺了,也不要關心媒體都說了什麼,那些全都是廢話。
谷成龍身處在漩渦的中心,但每天累得如同死狗,他根本沒時間去關心報紙上說了什麼。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他想躲就能躲開,當經紀人瓦爾·比爾森通知他說,亨利·溫特想給他做一次專訪,問他是否願意時,谷成龍茫然問道:“亨利·溫特?那是誰?”
瓦爾·比爾森張口結舌,半響才道:“谷,我們讓你不要關心媒體說了什麼,但無論如何,你也不能不知道那些知名記者吧?亨利·溫特是誰?不就是在你拿到歐聯杯冠軍後,給你寫了一篇專題報道,讓你在英格蘭出名的那個人嗎?他還為此和胖子馬丁·塞繆爾在報紙上互掐!你見了人家,必須客氣一點,不能弄僵了關系。”
谷成龍這才拍了一下腦門,恍然大悟。
“原來是他,《每日電訊報》的頭牌記者。這麼說,我必須見他嗎?”
瓦爾·比爾森微笑道:“英格蘭四大名記,《泰晤士報》埃文斯,《每日電訊報》亨利·溫特,《每日郵報》馬丁·塞繆爾,《曼城晚報》克裡斯·拜利,我們已經得罪了一個,那就最好是有另一個為我們撐腰。現在,亨利·溫特主動找上門,是一件好事,你不在意報紙,但是球迷關心,如果我們能得到亨利·溫特的支援,那就輕松多了。”
接著,瓦爾·比爾森給迷迷瞪瞪的谷成龍大致分析了雷丁隊的媒體形勢。
由於原老闆馬德伊斯基的關系,《衛報》對雷丁俱樂部一直比較友好,另外,《雷丁報》也是俱樂部的支持者。
但是,這對於想提高地位的雷丁和谷成龍來說,顯然還不夠。
他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喉舌,而且,這個喉舌還必須有分量。
英格蘭的媒體與其他地方有些區別。
一般來說,報紙本身很少有傾向性,推行的是獨立撰稿人制度,大牌的獨立撰稿人,一般有自己的傾向性。
如果你在同一份報紙上,看到觀點截然不同的評論,請千萬不要奇怪,那不過是不同記者的文章而已。
這種制度,讓記者成為了英格蘭報紙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