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賽還有幾分鐘時間,但!
這就是絕殺!
不經意間,谷成龍單膝跪地,仰頭高呼的畫面,成為了華夏足球的一個永恆瞬間。
它代表了一代華夏球員,為了華夏足球的榮譽,奮勇拼搏的象徵。
這個畫面激勵了無數華夏球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華夏足球在日後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國際上被稱為“飛豹流風格”。
所謂的“飛豹流”,主要有兩個特徵。
其一是特別頑強,在比賽中視死如歸。
其二,這些球員非常注重身體鍛煉,從很小的時候,接觸足球開始,除了練習足球基本技術,還將身體素質的提高作為訓練的重要內容。
因為,華夏籍球員的共同偶像,谷成龍,除了技術特點之外,最鮮明的兩個標簽,就是:“不惜命!”
“對抗能力強大!”
這兩個特點,不是谷成龍自己說的,那是華夏著名體育記者姚哲。
在2007亞洲杯之後,他發表了一篇文章《深入剖析谷成龍,論華夏球員成才之路》。
在這篇文章中,姚哲透過谷成龍這兩年來在歐洲的成長經歷,作出斷言,華夏球員,僅僅從小訓練足球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鍛煉體魄,讓他們具有優秀的身體對抗能力。
2007年亞洲杯上,谷成龍和中村俊輔,都是技術到達了亞洲球員巔峰的存在,而且意志品質極其堅定。
他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身體對抗能力的不同。
谷成龍被中村憲剛從身後踢中小腿,仍能完成任意球破門,在最後時刻還能跑動接球,射門成功。
柔弱的中村俊輔就不行了,他和李爽正面對腳,立刻失去了戰鬥力,精湛的技術全部消失,如果換成是谷成龍和日本球員對上那麼一腳,估計,情況就要好得多,最起碼不會狀態全無。
縱觀華夏足球近幾年在歐洲聯賽最成功的球員,除了谷成龍,大概就是範志毅。
而仔細想來,範志毅的風格,與谷成龍極為相似。
華夏有十幾億人口,想培養出身體素質過硬,意志力強大的幾百、幾千名足球運動員,這不難吧?
在他們中間,必然有技術優秀者。
試想,由一群身體對抗能力出色、不惜命、技術尚可的球員組成的球隊,只要這支球隊中,擁有數名技術特點鮮明的球員,那麼,這樣的球隊,在亞洲肯定所向無敵!
就是拿到世界上,也有一拼之力!
再假如,這支球隊中突然出現了一名如同谷成龍這樣的璀璨星辰,那麼,豪取世界冠軍,又有什麼不可以!
亞洲杯比賽的現場,兩支球隊的球員、教練,隨著谷成龍一腳吊門,都崩潰了!
華夏隊是被突然降臨的喜悅沖擊得情緒失控。
日本隊呢?
原本十拿九穩的亞洲杯三連冠,已經遠去,這對於日本隊陣中很多初次代表國家隊參加重大賽事的“年輕”球員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他們因為失望而情緒崩潰了!
“你是魔鬼!你為什麼還能跑!”
矮小的駒野友一跑到了谷成龍的面前,滿面流淚,憤怒地吼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