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烏茲別克面對以邵佳領銜的幾乎以替補為主出戰的華夏隊,在上半時取得一粒進球後,就磨蹭起來。
安靜地等待另一場比賽的結果。
谷成龍和李爽、石俊等主力球員,都坐在替補席上觀看比賽。
他們的目光並不怎麼關注球場內,而是經常掃向旁邊的助理教練向南。
因為,向南是負責向朱廣滬通報另一場比賽即時戰況的人。
華夏隊已經派人到了吉隆坡武吉加裡爾國家體育場,隨時將伊朗隊與馬來西亞比賽的情況上報過來,以方便朱廣滬的排兵布陣。
萬一伊朗隊打的順手,大比分領先馬來西亞,就會在淨勝球上超過烏茲別克,讓他們只能和華夏隊拼命。
然而,伊朗隊顯然是發生了大問題,人心散了。
面對為了榮譽而戰的馬來西亞,他們也並未表現出自我救贖的氣勢。
當上半時結束時,伊朗隊僅僅一球領先馬拉西亞。
這種情況預示著,伊朗隊真的完了,他們不可能在下半時連進6球,只能灰溜溜打包回家,去處理麻煩的“由誰來承擔責任”“誰來充當替罪羊”的問題。
最終,伊朗隊並未創造奇跡。他們只是2:0戰勝了馬來西亞,小組第三,打道回府。d組,7月18日被稱為韓國隊的救贖日。
在雅加達的格羅拉·蓬·加諾體育場,入場觀眾人數創造了本屆亞洲杯開賽以來的記錄,87000人!
洶湧的印尼人潮沖進球場,為印尼隊助威。
此前,印尼隊一勝一負積3分,淨勝球0個,韓國隊一平一負積1分,淨勝球1個。
這一場比賽,實實在在是一場生死戰。
相比於伊朗、澳大利亞,韓國隊在本屆亞洲杯上的作戰不利,還是有理由可循的。
根據韓國知名媒體《首爾》的解釋,這支出現在雅加達的韓國隊,僅僅只能被稱為韓國二隊,並不是最強的韓國隊。
韓國隊近20年在亞洲一直是頂級強隊,代表亞洲連續5次打奧運會,連續6次打世界盃,亞青賽11次獲得冠軍,這樣的成績羨煞任何一支亞洲球隊。
然而,這支球隊被稱為“世界一流的中前場”“亞洲二流的後衛”。
自從希丁克、艾德沃卡特等荷蘭著名教練開始執教,韓國隊被刻上了荷蘭足球的烙印:攻強守弱。
韓國足球的現役代表人物被稱為“四大金剛”。
曼聯的樸智星、熱刺的李榮杓、米德爾斯堡隊的李東國,以及薛琦鉉。
亞洲杯之前,韓國隊是誓奪冠軍的球隊之一。
但是,“四大金剛”卻只有兩人入選。
樸智星、李榮杓因傷缺陣,李東國雖然來到了雅加達,但他也是有傷在身。
薛琦鉉這個家夥更是個打醬油的,前兩場比賽都未出場。
另外,安貞煥、樸周永這兩位大牌球星,也未出現在球隊陣容中。
按照韓國媒體的解釋,僅僅樸智星一個人,就可以提高韓國隊的勝率10%,缺少了這個旗幟性人物,韓國隊就只能算是二隊。
面對嚴峻的出線形勢,韓國隊全力出戰,在鋒線上擺出了李東國、薛琦鉉、李天秀的超強陣容,與印尼隊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