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庭院中,往日絢爛繁華,還有繁盛枝葉,此刻都早已在冷空氣中凋零枯敗,而這般景象,也讓一切都顯得莫名頹敗。
大抵有史以來,自古而今,新地球的向陽面,都從未像現在這樣寒冷過吧。
一週前的那場戰爭,那場災厄過後,新地球上的一切彷彿都已經被改變。
無論是新地球本身。
還是新地球上的所有居民。
是的,此時距離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一週的時間。
那場浩劫過後,最明顯也最直接的一點改變,自然是氣溫的寒冷。
這讓整個人類社會,以及整個原住民社會,都陷入了對禦寒物資的需求激增中。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超人類,可以用強大體質對抗甚至無視如此嚴寒,哪怕在原住民中,其實也存在著大量修為尋常,或還不足以抵禦或者適應這樣嚴寒的居民。
以上,如果從前的新地球上有人說,自己要開一個製造禦寒物資的工廠,所有人都一定會以為他瘋了,因為新地球的向陽面永遠朝著太陽,面向著巨神星。
可現在,這樣的新建或轉產工廠,卻早已在人類城市中遍地開花。
與此同時,因為海族發動的戰爭,造成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也早已在人類社會,甚至其他原住民社會中激起波瀾。
毫無意外的,戰爭結束後,涅盤城中爆發了大規模的,針對海族,也牽連了其他原住民的抗議活動,一些激進的人類,甚至已經成立相應組織,致力於將原住民趕出涅盤城,讓人類城市重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城市。
所以這麼多天以來,涅盤城中相關的示威遊行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值得一提的是,遊行隊伍中,許多時候,走在最前面,表現得也最激進的,往往還不是人類,而是海族以外的其他原住民種族。
大概這樣的浩劫過後,深受海族牽連的他們,大都陷入了一種皈依者狂熱之中,所以迫切想以如此方式,表達他們和海族不一樣吧。
這些天來,海族於涅盤城的使領館外,每天都被示威的人群圍得水洩不通,他們高喊著驅逐海族的口號,宣洩著自己的憤怒和不滿,如果不是使領館外圍,被超人類特別行動小組的幹員駐守,他們恐怕會帶著憤怒直接衝進使領館中。
這一切的原因當然很簡單,因為作為海族人質的溫妮就在裡面。
關於這件事,其實現在還有一些很耐人尋味的小道訊息,據說海族使領館的外圍,雖然駐守著超人類特別行動小組的幹員,但實際上,他們的任務卻只是防止可能的騷亂,還有監控溫妮的行蹤,但於人身自由上,溫妮卻是沒有受到限制的。
是的,人身自由上,作為海族人質留在涅盤城中的溫妮,並沒有受到任何限制。
儘管這只是小道訊息,但此刻卻也是流傳甚廣。
有人說涅盤城方面,根本不擔心溫妮敢再有任何不軌之舉,畢竟對於現在的海族來說,或許他們比誰都要害怕,任何會讓人類方面起疑的敏感舉動吧。
以上,陷入如此氛圍的涅盤城,自然早已經深陷排外氣氛之中。
可與此同時,讓人訝異的是,這一週以來,從各地湧向涅盤城的新地球原住民卻又呈現了爆炸式的增長。
是的,爆炸式的增長。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卻又是此刻的現實,因為他們是來求助的。
對,求助。
戰爭當天,冷空氣的極速飄散,已然讓那些零落於新地球各處,原本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原住民們,也意識到了事情很不對勁。
而後,隨著行商將訊息散播,並開始哄抬物價,幾乎所有居住於荒野的原住民們,也終於都意識到那一天發生了什麼。
在那之後,他們見到了植被的凋零,見到了成堆因為無法對抗嚴寒,散落和死亡於郊野的動物。
而更要命的是,面對這樣改變了整個新地球生態的可怕力量,自來重度依賴自然資源的原住民們,則根本來不及做食物和相應物資的儲備。
最終,大量的原住民拖家帶口,開始往涅盤城聚集,尋求人類的幫助,可於此同時,涅盤城中卻又正在爆發排外的抗議遊行。
如此衝突下,出於人道主義,涅盤城官方只能在黑市外圍,專門開闢了臨時的安置區域,用來安置原住民難民。
只是目前而言,因為這場浩劫,人類方面對於各種物資的需求,也是前所未有的激增著,所以物資的緊張,也讓尋求幫助的原住民們,只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但即便如此,仍然每天都有大量的原住民朝城市湧來。
同樣的,主體為原住民的現代化城市新神域,此刻更是面對著比涅盤城都要大得多的難民壓力。
因為新神域的規模和各方面產能,當然是不可能和涅盤城相比的,可於此同時,因為主體是原住民的關係,此刻他們卻每天都要接收比涅盤城還多的外來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