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傷心時之所以會哭泣,是因為這是來自大腦的指令,因為這是對身體有益的行為,哭泣或許並不能夠解決問題,但卻能夠緩解壓力,無論是心理壓力,還是生理壓力。
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崩潰,以及一次無法抑止的痛哭過後,星辰原本已經崩潰的情緒,終於得到了控制,這當然不是說他已經不悲傷了,眼前所見,一切都讓他感到觸景傷情,但他的情緒,又確實已經得到了最基本的控制,至少暫時如此。
還是那個商鋪樓頂,邵東和星辰,這對看起來都很是狼狽的難兄難弟,仍然坐在了那條長椅上。
此刻的他們,看上去當然都很狼狽。
星辰自不必說,少了一隻手,數天未打理的儀容,傷心崩潰過的面容。
而邵東呢?雖然此前在禁域時,那些可怕的戰鬥過後,星辰失蹤的那兩天裡,他也進行過草草休整,但以他當時為星辰擔憂的狀態,自然不會收拾得好到哪去。
星辰回來後,所發生的一系列的事件,也讓邵東一直處於沒能好好休整的狀態,哪怕在回到涅盤城之後,他也根本沒時間整理自己,一連串事件後,他便已經跟星辰出現在了這個商鋪樓頂上。
此刻,涅盤城街景的律動依然如故,該有的霓虹也依舊閃爍,倒是此前圍觀於樓下的居民,在實在等不到什麼,並且也陸續被邵東擊落五六架無人機後,除卻一干實在閒得發慌的居民,以及一些不死心的記者外,大多數人都已經散了。
此刻,雖然已經控制住了一度崩潰的情緒,但悲傷仍是真的,落寞也是真的,只是在這逃離眾人圍觀,並且已經痛哭過的時刻,星辰的窘迫總算得以緩解,只是靜默無言,眼觀鼻鼻觀心之際,仍然很難讓人知覺到,他具體在想些什麼。
星辰身旁,邵東正不停彈動著指尖,像是在思考著什麼的同時,也不停逗弄著一片凌於身前的千機碎片。
在星辰停止哭泣的此刻,他和邵東已經無言中並肩坐了許久,大概這一刻,他們都有太多需要思考的事情吧。
又是許久的沉默後,終是邵東先開了口,他一邊控制著千機碎片飛了出去,讓千機碎片如同一架巡邏的無人機,無規律在商鋪樓頂周遭遊弋著的同時,轉頭看向星辰,關切道:“所以呢,公主殿下,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邵東的問題很直接,他直接問出了星辰此刻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星辰以後有什麼打算。
邵東的問題很直接,因為這確實是星辰目下最需要面對的問題,與此同時,邵東的問題也可以有很多指向,比如以星辰如今的立場和身份,在這座或許已經失去其所有身份認同感的城市裡,他要如何生活,又比如他以後要做什麼。
聽聞邵東問題時,原本目光聚焦於眼前的星辰,抬起仍然有些失神的雙眸,看向了此刻流轉速度並不算快,肉眼還能辨識的千機碎片,思緒莫名跑得有些遠,很遠。
那一刻,星辰像是無法控制一般,沒來由又想起了自己目前人生中,真正算得上人生追求的兩件事情,一時間,思緒恍如那片遊弋的千機碎片,開始在他腦海中疾速流轉。
嚴格來說的話,星辰目前人生中,第一個人生目標,無疑是以星語為榜樣,試圖透過自己的努力,拯救末世中的人類。
而第二個人生目標,則是在意識到星言之死已成心結時,一心追尋星言之死的真相。
如是想著,已經勉強控制住自己情緒的星辰,落寞心間好似再次絞動在了一起,因為他沒來由聯想到了,自己兩次所聞人生追求的結果。
一千年前,因為那所謂延續人類的崇高目標,星辰自以為偉大地航向了星辰大海,然而等到他真正與星言分離,以及後來在新地球上,見到了死去的星言後,當所有思念以及愧疚,都仿若實質般朝他施壓而來,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到底失去了什麼,他同樣意識到,自己錯得到底有多離譜。
在當時,後悔和壓抑到了極點,以至於幾度尋死的星辰,一次又一次地想著,或許一千年前,自己就該堅持拒絕那次任務,即使自己的行為,引發的蝴蝶效應,最終是全人類的滅亡也好,能跟星言一起度過最後的時光,也比後來親眼見證那天人永隔要好。
如是作想中,星辰又意識到,大概正是因為和星言之間,曾有過的那些記憶太過美好,再加上後來後悔到極點的思緒,星言之死的真相,才成為了他第二次如心魔般的人生追求。
然而,星辰無論如何想不到,對這真相追求的最終,師媚的欺騙,以及自己種種自作聰明的舉動,最終讓他又一次失去了摯愛。
這些忽然湧起的想法中,真正讓星辰感覺到,心臟都好似在劇烈絞痛的事情是,回想自己兩次追求帶來的後果時,他愈發意識到,自己到底愚蠢到了何等地步,因為命運待他本可謂極好,每一次他命途沉淪之際,都有人能將他從中解救,並給予他世間最美好的溫暖,以及最令人豔羨的溫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讓星辰感覺到之際愚蠢的事情是,即便命運已經如此善待於他,但自己每一次都不曾真正意識到,值得讓他放棄所有虛妄理想的,那最美好的一切都已經在他身旁,而總要等到他的愚蠢,讓那最美好的擁有,最終淪為失去時,他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失去的到底是什麼,並且自己到底有多愚蠢。
或許以上種種,正應了一句古代諺語,人類於歷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未於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因為人類總是一次又一次犯下同樣的錯誤。
即使有過無數前車之鑑。
再次想到蘇珊時,星辰只覺得自己的心臟,好似再次真實地絞痛起來,因為潛意識中對比對星言的失去時,他恍然意識到,相比起死別,生離竟更讓人感到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