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城牆一百米到五百米的地方,都疏散地放置了地雷。
在距離和深度的控制下,一個踩響以後只會引爆一小部分割槽域,但不會造成聯動式的反應。
伴隨著馬蹄和攻城車駛向前方的那一刻,在沸騰的人聲之中,突然傳來了一聲極細微的金屬鳴響聲。
下一秒,那片區域的攻城車直接被炸了個人仰馬翻,木頭片和盔甲都直接飛到了天上!
“這是什麼?!”
耶律元宜本以為是哪裡突然出現了敵軍,可這一陣子的爆炸完全令人猝不及防!
這是什麼?從哪裡來的?又是為了什麼?!
宋國的軍隊也配備過大量的燃燒彈裝置,但都是需要人搭弓射弩或者投擲——眼下仍然見不到一個守軍,如何分辨來源!
由於這突然的一陣騷動,軍隊停止了前進。
不,他還要回去和主上複命,不能停!
戰鼓再次擂響,軍隊再次推著攻城錘和攻城車往前行進。
伴隨著運載兵械的馬車和戰車軋到特定的某一處,轟炸聲再次從不同的地方傳響而起!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奇門遁甲之術!
耶律元宜已經完全不敢上前,他只知道一件事情——同一個地方不會觸發炸雷兩次,眼下軍隊人數龐大,不可能都從某條路線上退避著過去,那就只有一個法子,全軍推進著往前走!
“他們……還不排雷的麼?”
參政院裡一片沉默。
人們都可以看見,負責指揮的高階將領都停留在後方,而軍中的絕大部分兵士哪怕知道可能突然就會被炸死,也只硬著頭皮往前走。
一共埋下了六百餘顆地雷,每引燃一刻地圖上都會出現一個對應的紅叉。
而靠人海碾壓技術,金兵竟然在引爆三百四十餘顆的情況下,如一艘無法掉頭的巨輪在緩緩地往前行駛。
這一路上,兵士們都是踏著同伴們的屍骸往前走的。
“轟!”
“啪!”
“轟隆!”
在這幾百米的前行過程裡,幾乎有每分鐘都有十餘次的爆炸聲,迸發而起的塵土上混雜著猩紅的血塵,可幾萬餘人猶如感覺不到痛苦和死傷的喪屍一樣,竟就這樣往前行去。
幾萬人,還混雜著種種的器械和戰車,鋪開時如一張棕黑色的網,緊密卻又遲鈍地反應著來自各個方向的轟動。
沒有人敢往兩側跑——兩側明顯也會有東西爆炸,但只要能踏著前面人走過的路,就不會錯。
大小將領們都在疾聲催促著人海往前行進,少數想要往回逃竄的人都被直接砍了腦袋,如石頭般骨碌碌的滾到旁邊,再被馬蹄最終踩的面目全非。
由於兩側的道路上仍然有大量的未知地雷,軍隊的人下意識地都往中間走,到了城牆下面也不敢分散開來。
在技術和施工條件的約束下,宋國城牆的平均高度是4.5~5米,而揚州城這十日裡瞎幾把壘的城牆,有六米有餘——
花了好幾噸的建築廢料,以及無數的集裝箱和空運箱。
與其說是鐵幕,更像是現代工業城市裡被集中堆放的垃圾堆。
“元首,”軍部的人大概感覺得到兩股力量之間的懸殊,詢問道:“高空投擲的作戰,先待命?”
他們本打算在這些人掃雷和破牆的過程中,用吊車高空投擲大規模的鋼筋和重物,但目前來看,明顯高估了敵人的戰力。
與此同時,行天橋開始如竹筒般相互拼接,藤蔓一般向上攀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