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的黃花蒿,竟然還是銀州的鄭月茹,負責運過來的。
這一下子,大大解決了敦煌面臨的局勢。
一天之內。
三十萬斤!
這就是銀州商會的能力,飛鴿傳書出去,當天三十萬近的黃花蒿,已經在路上了。光是銀州境內,就收集了五十萬斤,還在路上,大概兩日後就能運至敦煌和昌州。
一個商會,遍佈天下,這就是如今銀州商會的網路。
常書文,帶著自己的文武官員,出門迎接銀州軍。
“迎劉州牧入城!”
“迎劉州牧入城!”
浩浩蕩蕩一群官員,以及夾道相迎的百姓們,毫不吝嗇地,常書文給劉大豪,準備的是藩王儀仗!
“劉州牧!”
“劉知州!”
城中百姓,已經是熱淚盈眶。在他們以為,他們就將被龍炎王朝所拋棄的時候,是劉知州,是銀州救了他們。是銀州軍,給他們帶來了活下去的希望。
這種恩德,豈是一般?
很多人,自發跪拜在地上,將這劉氏父子奉若神明。這種場面,即使是常書文,都沒有在敦煌受到過的待遇。
如此銀州軍,即使想佔敦煌,他能擋得住嗎?
算了。
已經是這樣了。
他還能說什麼呢?
“哎呀哎呀,常太守,這太客氣了……”
馬車上的劉大豪,嘰裡咕嚕滾了下來,腆著大肚子,哈哈笑道:“萬萬不可萬萬不可,這禮法不可破。敦煌瘟疫,牽動人心,劉大豪做的,只是一個有良心的龍炎人所做的事兒,何需如此,何需如此啊!”
他說得十分動情真摯。
這讓百姓們,更是感動不已,淚流滿面。
常書文苦笑一聲,看了一眼劉大豪身邊的那個公子哥,嘆道:“這位便是劉知州了?果真當世賢者,鄙人佩服!”
劉錚趕緊拱拱手道:“常大人,錚不敢貪圖半分功勞,只想百姓可以安居樂業。故這過分儀仗,暫且免了,先救人,可以嗎?”
他說得同樣很真摯。
但卻比劉州牧,更有說服力。
常書文心中再嘆,天下人都說,生子當如劉知州,今日一見,才覺並非浪得虛名。
“好好好,請!”
“王將軍,安頓銀州軍!”
“陳醫官,負責接收黃花蒿,以及絞汁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