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姜軒也很興奮。
秦長風也哈哈笑道:“有此神物,怕那大宛朝廷,定要如坐針氈了!”
三人相視大笑。
為什麼劉錚如此興奮?
有人說,如果想要火攻,火藥不是更好?
要知道,華夏文明,在晚唐時期,就有火藥用於戰爭的先例。在宋朝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專門用火藥的部隊。
然而……
注意這一點。
然而。
華夏四大發明中的火藥,確實是引領世界科技。但為什麼,始終無法取代冷兵器?其實原因很簡單。
因為華夏的火槍,沒有先進的點火技術,而且火槍射速極低,平均兩分鐘才能發射一發,裝藥,裝彈,壓實,點火,清理火藥殘渣等等工序,耗時非常長。更嚴重的是,每個人需要帶一個火繩,每個人都帶火藥袋,這樣如果保管不善,極其容易引發火災。
另外。
從威力上來說,華夏的火藥,是黑火藥,眾所周知,黑火藥在威力,和穩定性上,是比不上後來的黃火藥的。甚至當時火槍的子彈,根本穿不透盔甲,威力甚至遠遠不如鋒利沉重的弓箭,弩箭。
《徐光啟集》就說:“虜多明光重鎧,鳥銃之短小者未能洞貫!”
這是什麼意思?
明朝的鳥銃,已經是仿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葡萄牙火器的產物,但連清兵的盔甲都打不透。
這真的是……
玩了個鳥。
紅衣大炮就更不用說了,太過於笨重,不利於運動戰。
古代沒有公路,只能靠馬車在泥濘不堪的道路上拉。
就一個兩分鐘發射一發,就被別人拿捏得死死的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誰給你兩分鐘一次的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唐朝開始,華夏的戰爭,基本上都是運動戰,兵貴神速,那個時候,連重甲兵都淘汰了,你兩分鐘一發的,要來幹什麼?這也導致,沒有熱兵器發展的土壤。
很多朝廷的火槍,火炮,其實都是聊勝於無而已……
故而。
直到清代,華夏的戰爭,依然還是冷兵器為主,熱兵器,直到西方國家,開始了工業革命,蒸汽機,水壓機械,機械造粒缸,蒸汽加熱器,石墨製成的磨光機等一批先進的機械開始生產火藥,諾貝爾研製出來的最穩定的黃火藥的出現,才真正逐漸取代冷兵器。
所以。
劉錚一直沒有想過發展熱兵器,一是不想打破現如今世界格局,另外,就是……他不會造槍啊!
他懂火藥,不就是“一木二硝三硫磺”麼?
然而配出來。
有個鳥用?
黑火藥,不穩定性表現在,它是可以自燃的!
注意這一點。
自燃!
就算你不用火點,它都有可能因為環境溫度,溼度,和不確定原因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