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曹家拿出一千架銀州犁的時候,確實引起了整個銀州的轟動。
一個頂三個的勞力,誰不想要?
農民也是很眼熱的。
但是,很現實的問題出現了。
這些農民,在市場上看得口水都流了一地了。但是出銀子買的,卻是少之又少。
“這是為何?”
劉錚都看傻了。
這時,旁邊的沈行走過來,無奈笑道:“公子,他們窮啊!雖說這銀州犁已經很便宜了,但各項成本加在一起,也要二兩銀子才行!”
“那可是二兩啊!”
“一戶人家一年開銷,拿出來買個工具,怎不猶豫?”
聽到這話,劉錚忍不住心中湧起無盡酸楚。
是啊。
一年的開銷……
突然,劉錚想起在後世看到了一個觀點來。那就是英國最鼎盛時期,還有大清最鼎盛時期的的統治辦法。就是讓大部分百姓民眾,每年可以賺二兩銀子!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這二兩銀子,正好夠一家人吃一年。
那麼,想要活下去,你就必須一直勞動,甚至沒有心思去想其他的,去想造反,去想搞什麼運動,去進行思想上的解放。
以此用二兩銀子,來保證一個帝國的穩定。
當然,後世的房貸……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是上位者的智慧,但同樣,也是底層百姓的悲哀。
所以,這就導致每次出現新的思想碰撞,思想解放,大多都是發生在精英人士中。那些農民起義,除非是真的連這二兩銀子都保證的情況下——都吃不飽了,不反你反誰?
所以。
此時看著眼前這些眼神灼熱,卻囊中羞澀的百姓們,劉錚心裡其實是感覺到悲哀的。
這些農民,有積蓄的,實在少之又少。
並且,他們寧可自己人工耕地,也不敢冒險出錢去買這種工具。
萬一壞了呢?
萬一沒錢吃飯了嗎?
萬一遇到災年了呢?
自己累一點,辛苦一點,讓全家吃飽,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這……”
劉錚聽得有些順不過氣來。
而此時,遠處奔騰來幾匹大馬,則是王家的人。那王增明哈哈大笑:“曹員外,我王家先來五百架!”
曹振聽得一臉鬱悶,看向劉錚。
這縣候公子可是說了,銀州犁率先供應百姓,到了五批之後,才能出售給王家和那些地主家。
“怎麼,別人可以賣,我王家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