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堪稱傾國傾城的臉蛋,白皙如玉,水汪汪的眼睛,清澈得如同山間的泉水,嬌俏的鼻子,美妙的朱唇,明眸皓齒,一朵紅蓮初出水。她最吸引人的,實際上不是她的容顏,儘管她的容顏,已經堪稱完美。
但是她的眼睛,才是最充滿靈氣的。
這沈曼青,第一眼看去,就會讓人覺得,她不是一般家庭出身,她更不應該出現在這種煙花汙垢之地中。
那絕對是對她的一種褻瀆。
美!
太美!
劉錚差點坐不住了。
更何況是別人?
那些看熱鬧的人,也是經歷了短暫的呆愣,旋即譁然出來。
“這就是曼青姑娘嗎?”
“沉魚落雁!當是沉魚落雁!”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人們都瘋了。
雖然距離略遠,但是因為旁邊燈籠的照射,沈曼青的樣子,還是看得很清楚的。
“快,快把面紗戴上!”
“曼青姑娘,這種天氣不可以!”
“該死的縣候公子,我和你勢不兩立!”
人群共憤。
而此時。
雲端上的兩個人,琴聲已起。
叮叮咚咚。
這是一首經過劉錚改編的《漁樵問答》,曲目一開始就是以悠然自得開始,表現出一種瀟灑飄逸的格調來。
上下句的呼應造成漁樵對答的情趣。
主題音調的變化發展,並不斷加入新的音調,加之滾拂技法的使用,至第七段達到高峰。
刻劃出隱士豪放無羈,瀟灑自得的情狀。其中運用潑刺和三彈的技法造成的強烈音響,應和著切分的節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聲……
在今天的演繹中,劉錚負責演繹“樵夫”,而沈曼青是“漁夫”!
曲子一開始,瞬間就抓住了全部人的耳朵。
“我的天!”
“這……”
哪怕不是不懂音律的人,也被這首曲子瞬間吸引了。彷彿聽著這兩個人有趣的,琴藝的“對答”,勾起了人們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但此曲中的深意,則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柴米油鹽,天下大事,只在笑談中。
劉錚這邊演繹的,是用上升的曲調表示問句,而沈曼青這邊則是降調,表示應答。
兩人雖然沒有排練過,卻配合得十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