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麼回事。
劉錚心中微嘆。
看來這銀州縣候府的威望,已經在民眾心裡降到了冰點。毫無威嚴可說,甚至毫無誠信!
劉錚大聲道:“諸位放心,我們這次來,目的是要讓我銀州地富民強,人人可以吃上飽飯!”
眾人再次爆笑。
“吃飽飯?”
“笑話!”
“你們不再剝我們皮就算好的了,還吃飽飯?”
“這下好了,你們官府又要讓我們繳多少稅?”
這些百姓,根本不怕這官府的人。
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銀州百姓,常年食不果腹,怎會顧忌什麼官民之分?又因常年沒有官府管制,他們尚且忌憚一下那些擁有土地的望族,但對這初來乍到的縣候,卻是沒有放在心上。
“這……”
劉大豪沒想到,自己這第一次當官,就這麼不順利。
劉錚搖搖頭,卻是一笑大聲道:“諸位,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銀州縣候常年不治,實乃朝廷之錯。”
“今日我父子二人來到此地,不將此地建成富庶城池,絕不會走!”
劉錚說得鏗鏘有力。
但百姓們,自然不信。
人人來到這裡,都說這番大話,還不是為了賦稅而來?
劉錚看著眾人懷疑鄙夷的眼神,登時心中想起曾經戰國時商鞅的故事來。當年的秦國,同樣是這樣的情況,貧瘠,百姓們食不果腹。民眾對官府的信任,完全沒有信任度,官府的公信力也差到了極點。
商鞅當時的辦法,就是徙木立信。
而今。
情況竟然差不球多。
劉錚從懷裡掏出幾張銀票,淡淡一笑:“諸位,只要是我父子在,以後銀州縣候府,令出必行,話出必應!”
“這裡是銀票五百兩!”
“今日誰將這兩根圓木,給我扛到縣候府去,這五百兩銀子,就是他的!”
劉錚一手指著剛才買來打算搭房梁和大門的圓木,一手拿著五百兩的銀票。
這話一出,全場譁然。
兩根圓木,五百兩?
人們議論紛紛,大多還是懷疑不信。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五百兩銀子,能讓普通家庭,吃上二十五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銀州這裡的人,怕是一輩子都賺不到這五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