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場面,再次恢弘慘烈起來。
這已經算是總衝鋒了。
誰都知道,這將是最後一戰。
鐵木城這次兵臨城下,能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就看這一戰了。
最後一戰!
這次,蒙古軍的氣勢跟上兩次衝鋒都不一樣了。
嘴裡嗷嗷地叫著,也不知道他們在喊些什麼,一個個的眼裡都冒著精光。
即便身邊不斷有人陣亡,但他們都不為所動,他們眼中,就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京華城!
不成功則成仁!
他們幾乎已經沒有退路了……
只要他們能第一個衝進城中,就是一輩子的榮華富貴!
蒙古士兵瘋了似地朝著京華城衝來,而龍炎的火炮跟火銃則是不斷地朝著蒙古大軍射擊。
雖然龍炎的三段射擊很熟練,但蒙古軍畢竟人多勢眾,而且,這次他們並沒有選擇集中攻擊,而是包圍了京華。
分散的攻擊,也削弱了龍炎的城防力量,現在,龍炎的每個城門,就只有不到五千人防守而已。
如果平均下來,每五千人,要防守兩萬五千人的蒙古軍隊,不過,蒙古軍隊可不會乖乖地把軍隊四等分。
他們會挑選防禦能力薄弱的城門重點進攻。
雖然一開始的計劃並沒有成功實現,但蒙古軍隊的作戰紀律,在鐵木城調教了這麼多年的情況下,依然是存在的。
投石車、雲梯、攻城車……
不僅僅是器械,蒙古士兵的戰鬥素質,也給龍炎城防軍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馬背上的民族,射獵是他們的基本功,火銃的射程約為三百到四百步,而蒙古軍隊弓箭的射程,達到了一百五十步!
因為胯下騎著快馬,蒙古軍隊也得以用最快的速度,靠近城牆,這個過程中,他們自然可以很大程度,躲避龍炎這邊的炮火攻擊,當到了他們的射擊距離後,他們則又開始組織士兵對城牆上計程車兵進行箭矢覆蓋。
機動性!
這個時候,本來在攻城戰中,並不重要的機動性,展現出來了他們天生的優勢。
“打!”
“給我打準一點!”
京華牆頭上,守將已經心急如焚,到處吼著。
這樣下去……
命中率太低了!
而相反……
這些蒙古大軍的戰鬥力,卻是強到令人髮指。
雖然箭矢的精準度以及殺傷力遠不及火銃,但也給龍炎守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再加上火攻,此時牆頭不少地方,已經火焰沖天。
滅火都來不及!
還好餘謙早就做好準備,已經讓人臨時準備了一支由民眾組織起來的防備隊,他們負責運輸炮火,箭矢,以及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