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他還寫過一篇文章,名為《竊國者》。
這篇竊國者的主角,就是當今首輔,劉錚。
雖然通篇沒有罵劉錚一句,但,全文卻非常巧妙地把劉錚比喻成了西漢時期的王莽,東漢末期的曹操,借古諷今,言劉錚,就是竊國大盜,以立憲之名,奪皇權之實!
雖然後來劉錚透過實際行動,改變了一些反對立憲之人的看法,但卻始終無法動搖餘謙。
最開始,劉錚還以為他是謝銘的人,但後來透過調查,發現這個餘謙跟謝銘一點關係都沒有。
餘謙,是浙東大儒的首徒,當時劉錚便認定,這是個腐朽到骨子裡的儒生。
而且……
于謙……
這個名字自然還是如雷貫耳的。
但後來,劉錚調查戶部的時候,發現由
莫非是他?
仔細調查後發現。
餘謙負責的賬冊典籍都非常清楚,他的同僚,也評價其為“能臣”。
劉錚也意識到,這個餘謙雖然迂腐,但是個人才,所以,就把他留在了戶部,希望他慢慢發光發熱。
雖然他還是反對劉錚,但工作起來的時候,還是不含糊的,對抗劉錚的人有很多,但依然被劉錚器重的,僅此一人。
所以,他的名氣是很大的。
名氣大,責任心更大,看到如今混亂的京華,他知道,他該站出來了。
餘謙走到了城門守將的面前,直接質問了起來。
“為什麼開城門,你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嗎?萬一蒙古大軍此時攻過來,你怎麼辦?”
守城官本就心情不好,突然被一個文官給訓了,心情更加糟糕起來。
“這麼多人往外衝,你能讓我怎麼辦?殺了他們?再說了,你算哪兒根兒蔥,我跟你說的著嗎。”將軍勃然大怒道。
這個時候,好像誰都想添點亂一樣!
“我乃戶部員外郎,餘謙。”
“呵,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您啊,我說,您還是去戶部管銀子吧,這裡的事兒你插不上嘴。”
守將根本不給他面子。
開玩笑,現在京華都亂成這樣了。就是那些王爺都想透過他的關係溜出京華。
一個小小六品,算個雞毛?
“你!”
餘謙氣得瞪大了眼睛,的確,他是文官,還是一個小官,這裡沒有他的位置。
或許,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守城將軍還是很想看看,餘謙這種“腐儒”面對這種情況時,會怎麼辦,會不會“子長子短”地跟下面的人,講道理。
“我說餘大人,您跟我說沒用啊,您得控制住他們啊,只要您能攔住他們,不就能把城門關上了?看這幫人的狀態,不見點血,怕是不會冷靜下來的,您要是真的想關城門,別光在這打嘴炮,下去殺他一個兩個啊。你要是有這個膽量,我把邊防軍的指揮權交給你都行。”
“此話當真?”餘謙皺著眉頭問了一句。
突然的一句問話,把守城將軍給問住了,沒想到,他一句玩笑,這腐儒還認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