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吞了一口口水。
“殿下,如今的奧斯曼,歐洲戰場徹底失利,大批軍隊已經在撤回。沙俄卻對我們緊緊相逼,縱觀整個大陸,奧斯曼,沙俄,龍炎三足鼎立……”
“如果殿下想要有所作為……”
哈米德聽到這裡,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為什麼不尋求龍炎王朝的幫助呢?”
老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哈米德,腦子頓時閃過一道靈光。
對啊。
龍炎王朝!
他去過龍炎。
他知道劉侍郎。
那時候,他還叫劉知州。
說實話,他對這個劉知州,是很佩服的,如果不是當時奧斯曼,對龍炎很不友好,他都想去和劉錚交個朋友。
那是一種知音的感覺。
有希望嗎?
他不知道。
但他可以試一試。
確實。
最近奧斯曼在歐洲,以及中亞接連失利,整個軍事防線,已經開始收縮。因為他們要舉全國之力,去抵擋來自沙俄的壓力。沙俄,自從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之後,他們就開始了停不下來,對外拓張的步伐。
在維也納大戰之前,第一次俄土戰爭,奧斯曼帝國,就失去了西烏克蘭。
之後,就是剛剛發生的維也納戰爭。
維也納戰爭之後,奧地利、波蘭、威尼斯共和國,三國為了防禦共同的敵人,成立了“反土軍師聯盟”,很快,沙俄也加入其中,與西邊的波蘭達成和解,全力用兵奧斯曼。
此時的沙俄,正值彼得一世在位。
彼得一世的改革,也是哈米德一直在關注的。
在他的判斷中。
以後世界大國,必然有沙俄,以及龍炎。這兩個國家,無論是從科技,軍師,還是政治方面的改革,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如果劉錚知道,自己在哈米德的認知中,竟然可以和彼得大帝相提並論,那他別提多開心了。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他繼位後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發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正規的陸海軍,加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繼而發動了戰爭,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給俄羅斯帝國打下堅實基礎。可以說,近代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大帝時代。
雖說現在,沙俄還是農奴制。
歐羅巴國家紛紛興起,沙俄卻進展遲滯。但彼得大帝登基之後,就改變了這一切。他挑戰數百年的無知和孤立,推動巨大的變革,將數百萬人拖離黑暗時代,使沙俄的版圖不斷擴充套件,並將沙俄推入現代世界。
這一切……
在哈米德心中,和現在的奧斯曼,有多少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