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勉強也可以說是增加陽壽了……
謝天堯淡淡問道:“如何節省?”
秦王轉身,指著那一截已經鋪好的鐵軌,自通道:“有軌馬車!”
有軌馬車?
人人一臉驚奇。
他們現在看到的,是這兩條鐵軌,一直往驪山方向延伸,這個東西對他們來說,還是很奇怪的。這條有軌馬車,秦王這邊,在得到劉錚訊息的時候,就開始準備了。因為這條路,有著比較完善的條件。
京華通往驪山的這條路,劉錚早就打造成了水泥路。
有人說,世界上第一輛有軌馬車,是中國秦朝時候出現的,只是因為後來維護費用太高,所以放棄了。而且當時秦朝的有軌馬車更高階,完全不需要人控制,馬就可以自己跑,到了一箇中轉站自己停下,換馬再跑……
對於這個,劉錚不瞭解。
因為對他來說,沒什麼大用。
他要的是軌道,而非馬車。
軌道馬車,前身是軌道煤車,在前世,是在十六世紀就已經出現了。法國的列伯特爾煤礦,就出現了用騾馬拖拉的軌道煤車。而後,不列顛人首創了客運鐵道馬車,以雙馬拉車,比傳統馬車更輕便快捷,而且平穩舒適。
之後,在歐洲很多國家,開始流行起了軌道馬車,甚至開始成為了一個城市是否繁華的標誌。
有趣的便是,原始火車的軌道,軌距,車輪等全部都來源於軌道馬車。所以,當年火車和馬車並存,兩者還在車廂結構造型等方面,互相借鑑和促進。
所以。
從廣義上說,軌道馬車,也是火車交通的一種。
劉錚的想法很簡單。
他要將軌道,鋪滿全國。
然後他的蒸汽火車,也已經在研發之中。
等到日後真的謝天堯駕崩……
他的大軍,隨時都可以直驅而入。
“你是說,這能給朕節省一半時間?”
聽到秦王的話,謝天堯眼睛一亮。
其他人,自然也是不信。
此時,那軌道上,停著一輛造型獨特的馬車,馬車前面,是兩匹馬。
秦王笑道:“請聖上,移駕如何?”
這一下,其他人更是不讓了。
紛紛以謝天堯安全為由,抨擊這個秦王。這馬車在這鐵條上跑?萬一翻車了怎麼辦?萬一出啥事兒怎麼辦?聖上可是天子,但凡出點什麼事兒,這些人都要跟著掉腦袋的!
謝天堯,也沉默不語。
節省一半時間……
他的格局,和別人不同。若是這個東西真的能節省一半時間,那對整個龍炎的發展來說,是有著絕大程度上的促進的。
交通。
從來都是國之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