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的壞心思,又來了。
謝方哈哈大笑,開心不已,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準備人,跟著去!若有機會……”
他做了一個砍頭的手勢。
“遵命!”
……
劉侍郎,打算先進忘川走一趟!
整個太西寨這群人,各有所思。
有人認為,劉侍郎是給他們探路,打前站去的。感動之餘,紛紛表示,也將派一些下人,跟隨劉侍郎,去探路這忘川!
有人則認為,劉侍郎這麼做,完全就是在找死。但找死的同時,還是不由得,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至少,他沒有一下子,就帶著這幫龍炎富豪去找死不是?
有人則認為,劉侍郎這完全是在作秀,有可能,他只是為了讓這群人跟著他去送死,而去做一場戲。他先去,再回來,那這些人,是不是就沒有理由拒絕了?
各種陰謀論。
各種議論。
但這抵擋不住劉錚的步伐。
他先宣佈。
將本來定好的十日之期,暫時延後,延後到他這次從忘川出來。
而後,就帶著一千涼州軍,開始準備東西。
雍王這廝迷信得很,硬是給他包裡,塞著什麼桃木劍,大蒜,狗牙,甚至還有黑驢蹄子……
這讓劉錚哭笑不得,但也一一笑納。
再看顧關這邊。
十萬囚犯,在得知他們要強行穿越忘川的時候,差點發生譁變。但還好這是在太西寨,兵馬很多,很快就將這場譁變,扼殺在了萌芽狀態。
劉錚本來想去當眾來個演講的,但被雍王攔住了。
因為這批囚犯,實際上都是死囚。
打算秋後行刑的。
流放他們到遼東,本來就是給了他們一次重新活下去的機會。
對付這些人,給太多臉,真的不行。
因為他們會蹬鼻子上臉。
劉錚雖然心中不忍,但也覺得,什麼時代,有什麼樣處理的方式,他還是聽了雍王的意見。
於是。
決定下了第三天。
顧關等獄卒,帶著十萬囚犯,浩浩蕩蕩準備著。
有人這個時候要問了。
這幾百獄卒,是怎麼可以一路上押送囚犯,而不出事兒的?這囚犯的人數,對獄卒來說,可是碾壓一般的存在。
這裡就要說一下,這古代的刑罰制度。
“笞、杖、徒、流、死”五大刑罰,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相對來說,流放肯定比死要強。而且為什麼要流放?歷史原因就又多了。流放,真正的目的,其實是在治理邊疆。因為邊疆治理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口。人口遷移,是漢民族最頭痛的事情,所謂故土難離,很多人,並不願意遷移到其他地方去。
那這樣的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