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
很危險!
顧瑾這個時候也傻了。
她想過劉知州很多個節目的版本,但她根本沒想到,他打算自己下場參演……她沒想過,就這一下,劉知州的演技竟然如此爆棚。人們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謝天堯的影子,謝天堯年輕時候,大殺四方的影子。
藝術?
這就是藝術?
氛圍的烘托,還是對現場的把控?
不僅顧瑾傻了。
剛剛進入皇城的李泫雅也傻了。
這個藝術大師,心中突然湧起一陣不好的預感。
突然這個時候。
隨著劉錚舉起手中長劍,戰鼓響起。
“武舞!他要來武舞!”
李泫雅突然臉色大變。
“什麼?"
"不可能吧?"
“他竟然敢……”
旁邊的人,聽得臉色大變。
武舞?
在李泫雅猜測之後,不少人,也跟著看了出來,紛紛色變。
什麼是武舞?
在古代的舞蹈藝術之中,是這樣分類的。雅樂舞蹈的主要內容是“六大舞”六代舞)代表六個朝代。有黃帝的《雲門》、堯帝的《大章》、舜帝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湯的《大濩》、武王的《大武》。
六大舞又分為“文”、“武”兩類。前四舞屬於文舞,後兩舞屬於“武舞”。文舞手持龠翟而舞故稱龠翟舞。武舞手持干鏚而舞,又稱干鏚舞。這兩種舞都和帝王得天下的手段有關,所謂“以文德得天下的作文舞,以武功得天下的作武舞”。
文舞、武舞,總稱雅樂。“文以昭德”“武以象功”,藉以表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武力,此後歷代相傳,如國家以揖讓得天下,先演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先演武舞。
周代的雅樂到了秦代只留傳《韶》舞和《武》舞。
漢魏以後有大的改革,每逢改換朝代樂舞不相沿襲,但師法周代所制定的樂舞制度的精神,卻是千年一貫制。
後來,龍炎王朝統一天下,在唐王之前,武舞最盛,文舞次之。
然在唐王被五馬分屍之後,這一代的謝氏,卻獨尊文舞,開始摒棄武舞。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杜絕,其他勢力以武力奪天下,或者說,他們不認為,再會給人以表演武舞的機會。龍炎王朝幾千年的延續,當以治世為主,征伐為輔。
自此,龍炎文風大盛,雖顯歌舞昇平之世,但同樣,奢靡之風,也開始充斥中原。
久而久之。
龍炎王朝的宮廷大舞,便開始是文舞鬥豔。
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到處都是靡靡之音。
所以……
這個時候,劉知州竟然選擇了表演武舞!
這……
這難道不是大不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