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
青陽鑠建議,將此時涼州府的那幫文人,全部集合起來。
劉錚欣然同意。
要幹。
自然就要大幹。
光他和青陽鑠,根本討論不出什麼。無論是王陽明的心學,還是王艮的心學,拿來套用在龍炎王朝,其實都是有弊病存在的。
集思廣益。
他從來不是一個不接受不同意見的人。
很快。
五十幾個人的隊伍,集合在涼州府。
以沈行為代表的這幫人,毫無疑問,是對劉錚最忠誠的一幫文人。
當他們得知劉錚的計劃的時候,同樣也和青陽鑠一般,被嚇得不輕。
咱家公子,不僅僅要和天下文人對著幹,而且還要開創一個新的學派?
這……
但是。
當他們看到劉錚這些手稿的時候,同樣也是驚為天人。
在場的人,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甚至,不少人,已經忘記了呼吸。
似乎是跟著劉錚太久,這些從小受孔教,程朱理學影響的文人們,心裡也充滿著離經叛道的基因。
“公子,下官認為……”
“公子認為,無經如何?”
“好!”
“無經!”
劉錚和青陽鑠對視一眼,紛紛震驚。
一個無經,道盡了這心學的精華所在!
無經。
無善惡。
致良知。
知行合一。
這麼多人,思想開始了劇烈的碰撞,摩擦。
你爭我吵。
奮筆疾書。
有時爭吵,有時喝彩。
這個時候,整個龍炎的人,還在看劉知州的熱鬧,殊不知,這一次的文人靜坐涼州府,引起的,將是一個時代思想浪潮的跌宕變遷。此次思想的顛覆,變遷,以及碰撞,帶給龍炎王朝的,將是長遠的,脫胎換骨的鉅變。
後來。
人們稱此次文人靜坐,為“涼州文變”,也稱“孔教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