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中。
一個個人,真的就那樣坐下了。
劉錚,從新文學,聊到現代數學,現代數學,聊到物理化學,從物理化學,聊到哲學,聊到地理,聊到生物……
“劉知州,我龍炎王朝,真的不是世界中心?”
“你是說,我們在一個球體上生活?”
“是圓的?”
“我不信,我不信!天圓地方呢!”
“劉知州……那圓周率,真的算無窮嗎……”
“劉知州……您是說,人體是可以解剖的……那還能活過來嗎?”
現場都炸開鍋了,各個領域的這些才子學者們,都瘋了。劉知州今天給他們帶來的,都是一些突破他們認知的知識。
打破陳規!
突破以往!
一下子,學術討論的氛圍就有了。
當然,劉錚也並不是完全摒棄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中國的十二時辰,二十四個氣節,經絡穴位等等等等……這些成就,其實在整個世界來說,都是領先的。他會依靠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認知,將後世的一些東西,適當和這古代的知識結合起來,而後傳達給他們。
這一下。
劉錚並沒有失望。
望北書院,不愧是望北書院,人才,就是人才。
這些在各個領域,都極為極端的人才,當場就有不少人,理解了他所說的,他所闡述的。不少人,當場大呼小叫,因為在劉錚的指點之下,他們突破了桎梏,突破了極限!
震驚!
一個接著一個的震驚!
轟隆隆……
轟隆隆……
於是。
在劉錚講學的時候,所有人,就眼睜睜看著,那雲端上的平臺,一次一次驟降。
“這……”
“這……”
王潮更是就那樣看著,看著書院這些人,從剛開始,對劉錚的嘲諷,抵制,冷豔,到慢慢的認可,崇敬,甚至是仰望。
天色,終於慢慢暗了下來。
劉錚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任何人的問題,他都可以完美解答。
最後。
那將他送到雲端上的平臺,終於落了下來。
安然落在了地上。
剛開始,人們還沒察覺。
當他們突然發現,他們看劉錚的時候,不再需要仰望,當他們覺得劉錚的話,越來越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