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桌子上,正擺著一副白紙,蘇軾站在桌子前,拿著毛筆,正在飛快塗畫,湊近仔細一看,這一幅畫,赫然是一副山水風景畫,山澗流水、寒潭水草,畫作之中,還有一個衣袂翻飛的男子背影站在那裡,行走在這山谷之中。
在一旁,一箇中年男子站在一旁,看著蘇軾在作畫,周圍的縣令府下人也都是退了出去,唯有一直跟隨蘇軾的那個下人,安靜站在一旁。
隨著蘇軾最後一筆畫作完成,這一副山水風景畫,很快就是完成了。
“好。”
旁邊那中年男子讚歎說道。
蘇軾笑道:“先生謬讚。”
“這可不是謬讚,此畫從形意上來說,的確是極為出色,應景貼切,很適合近日的秋意。”
中年男子臉帶笑容:“之前來拜訪縣令時,聽聞縣令詩畫一絕,倒沒想到子瞻畫作有如此出彩。”
蘇軾一笑:“技癢戲作,先生可不要當真。”
中年男細細品量了一下畫作,開口說道:“這幅畫,是不是還少了一些題詞,若是來一首詞,那應當更妙。”
“那是,這一幅畫,自然應當配詞,待我填一首。”
蘇軾重新拿了毛筆,開始飛快在畫作上寫了起來,起手的詞牌名是《臨江仙》。
中年男子在一旁看著,一邊看一邊念:“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故應為我發新詩。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還憑流水送人歸。層巔餘落日,草露已沾衣。”
“妙,妙,妙。”
中年男子一口氣說了三個妙字,蘇軾放筆,蓋上印章,一旁的僕人笑著說道:“老爺,這一幅畫傳出去,估計也會引起鬨搶。”
“那倒沒那麼誇張。去上些茶水,我要與先生聊聊。”
僕人下去了,蘇軾和這名中年男子坐了下來,當日這中年男子吃完飯菜,便是登門拜訪,沒想到的是,與蘇軾相聊甚歡,不知不覺之間,都已經成為了摯友,而中年男子,也是住在了米縣。
沒有多久,僕人端上來了茶水,蘇軾與中年男子分開坐下。
隨後,中年男子說道:“我倒是沒有子瞻如此之好的文采。”
蘇東坡笑道:“那又有何妨,先生之才也是折煞我了,與先生聊了幾番,倒是我這縣令之位,先生更為合適。詩詞畫作,無法治國,與先生之用,倒是小了很多。”
中年男子笑著說道:“治大國若烹小鮮,在我看來,新國目前還有許多弊端。”
蘇東坡點頭:“對了,你上次所言,新國貴族容易坐大的弊端,可有解決之策?我已經派人前去調查,的確如你所說,鄉紳魚肉百姓,某些世家縣令,偏袒世家人才,在舉孝廉時會更優先本家人才,這並不是好事。”
中年男子撫了撫鬍鬚:“這解決之策嘛,我已經上達天聽,就看新國陛下,是否有這個想要解決的想法了,現在世家貴族剛剛成型,扼制頗為簡單,只需要從上自下,以雷霆之勢徹查,就容易將新國清洗一番,也容易震懾那些世家。”
蘇東坡有些驚異:“這就上達天聽了?先生如何做到的?”
“簡單,不過是讓人在民間散發了一些傳聞,將子瞻之前查到的情況釋出出去,而這些傳聞會傳到朝中大臣的耳朵裡,自然而然也就會到陛下的耳朵裡了。”
蘇軾若有所思,而那男子又是說道:“所以子瞻不必著急,先等等看。”
“先生大才啊,不若先生留在新國,任我新國官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