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越,你也不過是我的手下敗將而已。”
“韓匡銳,你烈國軍隊的確厲害,我宛國也不差,你要是敢花大力氣攻城,難道我宛國不會花大力氣守城?另外,你為何不向南打探打探?看看你在攻我宛國城池時,後面會不會被人直接端了?”
韓匡銳眼睛一眯:“你這一招調虎離山,未免也太明顯了。”
“你不去派斥候查探查探,又怎麼會知道情況?在前不久,有一支軍隊,可是正往南方而去,南面風國,此刻國內戰亂不斷,可是動手的好時機,錯過這次機會,下次就沒這麼好運了。話已至此,你自己決斷。”
韓匡銳皺著眉頭,這個宛國的公孫越,也是頗為狡詐,對方說出來的話,擺明了就是一個誘餌,也是一個圈套,可他不得不考慮。
因為他這一次南征的目的,是為了和宛國搶領土,只要搶得更多,那麼戰略目標就算完成。
如果攻打這一座城池,的確是損失會更多,捨棄這一座城池南下,能打下來的城池也會更多。
心中一番計較,韓匡銳冷聲說道:“公孫越,你的項上人頭暫且寄存在你的脖子上。我們走。”
看到烈國大軍調轉方向,朝著南面過去,公孫越臉上浮現出微笑。
公孫越,歷史上是公孫瓚之弟,也是公孫瓚帳下一員良將,統武良好,而且智政也還行,戰法不錯,也是公孫瓚可以一用的武將,遊戲中也是偏向統帥類。
他這一招計策,玩得的確是妙,用情報作為誘餌或威脅,接連讓白起和韓匡銳都是放棄了攻打城池的想法,等到城池修繕完畢,攻打起來會困難得多,而且宛國也會將這一座城池牢牢掌控在手中。
白起和韓匡銳兩人,因為自身戰略,同時放棄對城池的進攻,公孫越的確也是有本事之人。
而韓匡銳,在歷史上乃是遼國武將,是遼國的韓家將,先祖是韓夢殷,本來是漢人,後來投奔了遼國,第二代是韓延徽,第三代是韓知古,而韓知古的兒子有兩個,一個是韓匡悅,另外一個就是韓匡銳。
在歷史上,韓匡銳只能算是歷史長河裡不起眼的一顆沙礫,現在卻也能在烈國裡擔任一方將軍。
城頭的公孫越轉頭說道:“派人給陛下回話,已經打下順國。”
“是。”
白起率領著軍隊,也是在朝風國趕,平原上的大軍,在朝著南面風國前進,經歷了幾個小國後,距離風國還有一定的距離。
也就是這時,一個士兵快速奔來。
“統帥,不好了,我們身後有大軍攻來!”
“大軍攻來?”
白起眉頭一皺,他下令讓士兵停下,勒馬轉身,看向一個親兵,那親兵直接將耳朵貼在地面上感受了一下,抬起頭:“有騎兵,數量很多。”
“準備列陣。”
“準備列陣!”
“列陣!”
大喊聲響起,所有士兵飛快擺好陣型,標準的鶴翼陣,兩側的騎兵站在那裡,正中心則是弓箭手。
白起在陣中安靜地等著,並沒有多久,後方就是有著韓匡銳的騎兵追來。
黑壓壓一片計程車兵靠近,但韓匡銳在距離一定的範圍內停了下來。
“停!”
他一伸手,身後所有騎兵停下,只見到遠處擺得整整齊齊兵陣,正等待著自己。
而在那大陣之中,也能見到對方的統領。
韓匡銳眼睛眯了眯:“喊話。”
旁邊計程車兵,扯著嗓子喊道:“前方是哪國軍隊?”
喜歡開局就是皇帝請大家收藏:()開局就是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