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荊軻刺秦這件事,不能從荊軻開始說,而是要從太子丹說起。
太子丹小時候是在趙國做人質的,那個時候秦始皇嬴政還小,他的父親也在趙國做人質,所以嬴政和太子丹還是好朋友,等到長大了才分別。
春秋戰國時期,送太子到對方的國家裡面當人質,也就是質子,這在當時是非常流行的,觸龍說趙太后,就是齊國需要趙國的公子來當質子,相當於抵押籌碼,要是合作期間敢背叛,就直接弄死你的未來繼承人。
後來,太子丹回到了燕國,秦始皇回到了秦國,太子丹又被送到了秦國做質子。
按照道理來說,兩個人算是小時候的好朋友,而且當時秦國的主要敵人是楚國、趙國、韓國和魏國,最遠的燕國不用管,也符合遠交近攻的策略,也應該交好太子丹,可問題在於,嬴政對待太子丹的態度,卻極為冷酷冰冷,這就讓太子丹難受了。
心理落差太大,就逃回了燕國,等到秦國攻破趙國,太子丹慌了,也有了後來一系列的事情。
這其中,嬴政的態度,算是比較關鍵,如果當時嬴政態度好點,一起喝點小酒,坐下來聊聊天,小時候你光著屁股跑,一起掏過鳥窩之類,可能就沒這麼多事,燕國也就直接降了。
可為什麼嬴政態度大變呢?
可能的一個原因是,嬴政那個時候發現,自己並非秦國皇室的血脈,而是邯鄲一個商人和歌姬的兒子。
說明白點,當時呂不韋將自己懷孕的小妾趙姬送給了嬴政他爹,這件事是寫進史記裡的,後來到了秦國,再加上趙姬到了秦國,仍然和呂不韋藕斷絲連,呂不韋還推薦了一位猛男嫪毐,後來太后把這位“猛男”接到了宮裡同居,然後生下了兩個孩子,論起來這兩個孩子應該管秦始皇叫大哥。
當時已經貴為大國君主的秦始皇聽說自己多了這麼兩個弟弟心情非常抑鬱,然而作為兒子,他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讓自己的老爸死得早呢。
如果嫪毐的活動範圍僅僅侷限在太后的後宮,秦始皇也許還能和自己母親的男朋友相安無事,這種事在開放而混亂的戰國時代並不罕見。
比如蘇秦就是燕易王母親的男朋友,而燕易王在得知了母親和蘇秦的戀情後反而對蘇秦非常厚待。
然而這位嫪毐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猛男”,很會搞政治,不甘心只做太后的情人,他要成為未來的秦王之父。
然後,就被秦始皇給一刀砍了,連兩個同母異父的兄弟都沒有放過。
三年後,也就是秦始皇十二年,呂不韋飲下了自己親兒子送來的毒酒,燕國太子丹從秦國逃亡回到燕國發生在呂不韋被毒死以後的第三年,也就是秦始皇十五年。
從這一系列的事件發生的時間來看,太子丹來到秦國當人質正好是秦始皇剷除嫪毐和呂不韋之後不久,可以想象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秦始皇有心理問題,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小時候一起玩耍的同伴,是皇族血脈,而自己卻不是,所以內心想到這裡可能就會不平衡,對待太子丹自然也就冷淡起來。
當然,以上都是猜測和分析,另外一個分析是。太子丹也不是個什麼好人,此人軟弱虛偽,同時也腹黑,沒有長遠目光,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
當時荊軻已經投奔太子丹很久了,太子丹逃回燕國是公元前232年,荊軻刺秦是在公元前227年,足足五年時間,荊軻也早早投奔了,請問這段時間太子丹干嘛去了?
如果要早點反秦,趁著趙國魏國韓國這三家還沒滅亡,完全可以早做準備,可偏偏等到都快打到燕國了,才將所有希望系在荊軻身上,這是不智。
再一個,太子丹求田光指路,田光引薦了荊軻,最後太子丹還加了一句不要田光洩露秘密,相當於逼迫田光自殺;
厚待荊軻,卻又不信任他,當時荊軻等待好友聶蓋,聶蓋劍術高超,一起刺秦絕對能成功,可太子丹卻不信任他,讓他早點上路;
最後一件事,就是太子丹一次和荊軻一起聽美女彈琴,荊軻誇獎了一句,這美女的手真好看,太子丹直接就將美女的手剁了下來,送給荊軻。
要知道荊軻也算讀書人,誇獎一下美女,自然不可能說這腿真長,委婉說手好看,可是太子丹直接將手剁下來,這就嚇人了。
由此可見,太子丹此人心狠,卻又虛偽軟弱多疑,想成大事,卻又沒有長遠規劃和堅定意志,最終寄託在兒戲之上。
而荊軻的刺殺能力,也的確不行,不過是刺殺的目標和物件是秦始皇,才被載入史書。
當然了,遊戲畢竟是遊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改,從技能上就可以看出來,專門針對皇帝的技能,一擊致命率提高,同時還有一點,那就是被荊軻弄死的玩家,復活時間延長。
比如說被普通刺客弄死,可能在重傷之中,一個月就能復活了,但被荊軻弄死的,復活時間就要一個半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別小看了這多出來的半個月,玩家掛掉的一天,整個國家就會處於混亂狀態,行政效率降低,軍隊效率降低,各種負面狀態buff瘋狂增加,?要是國內有一些心存反意的臣子或者分封的世家,那簡直就是起兵的好時機。
玩家死亡,簡直是最大的負面狀態,如果是那種偏安一隅的玩家會還好,復活期間有臣子幫助治理國家,也不會外敵來犯,能安穩度過復活時間,但如果是彼此就隔得很近,還在打仗的玩家,那基本就距離滅國不遠了。
所以,荊軻專門針對皇帝的稱號技能,也的確是夠噁心人了。
歷史上的荊軻嘛,謀劃膽量行為,的確是極為厲害,要知道進入秦國,會經過重重審查,可即使如此,還將匕首給帶進去了,由此可見,荊軻還是有過人之處。
刺殺皇帝自然不可能憑莽勁衝入皇宮,而是要仔細謀劃,謀定而後動,至於武力這一點,估計也是見仁見智,不太好說,不過高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