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又名促織,乃是中國歷史長河以來,上至皇宮,下至民間,大眾都喜歡的一種生物。準確一點,是鬥蟋蟀這項活動。
詩經裡,有詩句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以看出,在那個時候起,就已經有了促織這種生物。
遊戲裡四季都是被壓縮成了一個月,簡而言之,目前第三個遊戲月份,就相當包含了七八九月份,相當於夏末秋季,而蟋蟀是三四月份和夏末出現,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捉蟋蟀,進行鬥蟋蟀。
很多人還寫過有關促織的詩詞,蘇東坡寫過,楊萬里寫過,最為出名的是黃庭堅,他總結出蟋蟀有“五德”。
他說這蟲兒:“鳴不失時,信也,意思是說蛐蛐開始叫了,一定是秋天到了;遇敵必鬥,勇也,就是說兩個公蛐蛐碰到一起,一定是要打架的;傷重不降,忠也,就是說蛐蛐好鬥,只要不被人分開,它們會戰鬥到底;敗則不鳴,知恥也,蛐蛐單挑後,叫的一定是勝利的,不叫的一定是輸的;寒則歸寧,識時務也。”
促織的品類有很多,寫詩來描寫促織的也很多,“此蟲混身皆敗相,萬中無一真荒唐。這般醜陋休輕棄,八敗俱全是蟲王”,說的就是一種促織,還有“青色頭如菩提子,頂上毛青靛染成。牙鈴更得芝麻白,任君鬥盡足歡情。”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蒲松齡還以促織為主題,寫過小說,主題頗有些“楚王好細腰”的意思在裡面,歷史上,一些王公貴族也的確為了鬥蟋蟀,專門派人去捉,各種石頭、荒山地方都去找,為的就是找到一隻厲害的蟋蟀。
任天環顧著賭場內興奮的賭徒們,微微搖頭,他對鬥蟋蟀感覺一點意思都沒有,不過這玩意興盛起來,卻是可以增加國家的發展文化點數。
他隨意在賭坊裡逛著,出乎意料的是,卻看到了之前的那位中年男子。
此刻,中年男子正擠在一張賭桌前面,臉上也是盯著前面的小盆裡,那裡正有著兩隻蟋蟀,鬥得正歡。
任天走了過去,旁邊小太監自動幫他擠出一條路出來,這方面給玩家的考慮非常周道。
任天來到中年男子背後,他都沒有發現自己,而是盯著盆子裡。
裡面一隻黑色斑點的蟋蟀,還有一隻梅花翅的蟋蟀,正在嘶鳴相鬥。
中年男子倒是沒有像其餘賭徒那般叫得歡騰,但一雙眼睛也是頗為期待地盯著小盆裡,自己那隻梅花翅蟋蟀,表現似乎佔據了上風。
任天饒有趣味地看著小盆裡面,兩隻蟋蟀互相撕咬,下一刻,梅花翅將那隻黑色斑點掀翻在地,直接騎了上去。
“好!”
周圍有賭徒喝彩。
“果然是威風凜凜大將軍,這隻蟋蟀太厲害了。”
“哈哈,這次我總算是押對了。”
“大將軍必勝!”
梅花翅咬住了黑色斑點的前肢,死死咬住,口裡還發出嘶鳴聲,但下一刻,被壓在地上的黑色斑點蟋蟀,突然是一個翻身,將梅花翅給掀翻了,一口就咬在了梅花翅的頭部。
梅花翅好像悲鳴一聲,胡亂掙扎,但黑色斑點死不鬆口。
周圍本來興奮的賭徒,一下只感覺樂極生悲起來,滿是焦急大喊:“大將軍,你快點加油啊。”
“不要輸給對方,我可是壓了你100錢啊!”
“加油,加油!”
中年男子臉色也是變了,很專注,想要用眼神來幫助自己的促織贏下這場勝利一般。
只是最後,被叫做大將軍的梅花翅蟋蟀,終究是掙扎了一下,一動不動,被直接咬死,那隻黑色斑點,開始得意嘶鳴起來。
“哎,又輸了。”
中年男子搖了搖頭,臉上表情頗為鬱悶。
旁邊一些賭徒也是唉聲嘆氣,無奈走開,只有押了黑色斑點蟋蟀的賭徒,倒是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