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下的評論也和當下九零後的壓力相互結合迸發出很多火花。
“小時候小時候認為流血了就是很嚴重的事,不管疼不疼,哭了先說,直到長大了才發覺,流淚比流血更痛!”
“我多想回到高中,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少年,上課看著老師講課,偶爾想打個瞌睡,每天看著題海,偶爾下課的時候還能看見自己喜歡的人。
那時候,家長很嚴但自己的煩心事只是寄託在眼下的幾張卷子,考試時的分數和身邊得不到的女孩。
而現在生活的柴米油鹽都已經讓我們身心俱疲,在每天麻木的生活中,我還是希望看見曾經的自己。
心有夢想,眼裡有光。
我們都是少年!”
“這首歌讓我想起大學,記得當時喜歡一個女孩,但是家裡很窮。
全寢室的哥們一起給我湊了兩百多塊錢,請女孩吃飯。
雖然女孩嫌棄不好吃,或者可能她根本不喜歡我,沒說幾句話就走了。
我看著滿桌子的菜,一個人一點點全都吃完,直到自己吃不下了,含著淚一點點打包。
後來我們那個月最後幾天,全寢室都是吃饅頭榨菜活著,但卻沒有一個人埋怨過我。
我清楚記得,月底到最後一天,饅頭吃光了,我餓的不行。
當時寢室只剩下一包榨菜,我上鋪拍拍我肩膀,將最後一包榨菜分著吃的樣子。
現在工作後有錢了,自己也有了家庭妻子,但還是想起那份青春歲月。
感謝這首歌讓我想起那個故事,那些一路支援我的朋友,儘管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再聚。
但我們都是少年。”
“我想起高中時老師跟我們說的一句話,當時年近四十斑禿頭髮的他敲著黑板,指著古詩跟我們說道。
一別都門三改 火,天涯踏盡紅塵……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當時不懂,現在懂了,卻太遲了……”
評論一條條發過,有些人想起在課桌上刻下的小抄,有些人想起曾經的兄弟,有人想起曾經備戰高考時的艱辛。
所有人一點點想起心中潛藏好久的少年意氣。
我們一點點在生活中奔波,為了理想為了生存,生活的風霜雪雨一點點打擊我們的內心,逐漸忙忙碌碌,逐漸恍恍惚惚。
眼中閃爍的光一點點暗淡,肩上的責任一點短加重,每走一步都步履蹣跚,每在一個地方都心驚膽戰。
但還是有一天,或許你在商場看著滿滿貨架上的醬油,購買醬油的時候,突然想起某一首歌某一句歌詞。
你的內心某個堅硬的地方被打穿,你拿著手上的醬油突然停下來,然後臨結賬的時候,你看著櫃檯上的那袋小時候經常的吃的零食,你曾經看過很多次,但始終沒買,但這次毅然決然的買下。
有些人下班在車上抽著煙,放首音樂,享受著每天難得的放鬆時刻,默默想著自己的半生。
對著車窗突然聽到某首歌,他鼻子突然一酸,手中夾著的煙一點點燃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看著車窗中依稀的自己,不知何時你長的滿臉鬍子,曾經少年的輪廓在你身上消失,曾經腹肌逐漸變成肥嘟嘟的肚皮。
但你還是微笑的想起潛藏在心裡的故事。
然後不知從哪裡湧出一股力量,你突然坐直了身板,毅然決然走出車門。
此時,你不在想起公司的爾虞我詐,不在想甲方一次次的刁難刻薄,不再想起家中的柴米油鹽。
你的身影匆匆的走過,像一個少年走路帶風,眼裡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