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薛鸞有非常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她當時在公司加班,公司的監控都能拍到她當時一直在工位上,並沒有離開公司。
警方之所以一開始會懷疑薛鸞,是因為在案發之前,薛鸞和袁有集發生過劇烈的爭執,並且兩人還大打出手,在經過警察和居委會的調解後,兩人的關系依舊沒能緩和,薛鸞甚至拿菜刀差點兒砍傷了袁有集。
另外一樁案子,死者叫沈附洋,年齡三十三歲,也是蕭省六曇市人,在某廣告公司上班。
死因:過敏性猝死。
元酒看著屍檢報告,指著最後的結論:“蜂毒導致的過敏性猝死。”
“這是我見過最特別的死法,石刑死都要靠後一點。”
重明也覺得很奇怪:“人類的過敏原好像特別多。”
他們這些神獸和妖怪,好像沒有這種過敏情況。
“沈附洋死亡的地點比較特別,出差在酒店被毒蜂蜇傷,來不及就醫,在短短五分鐘內就死亡了。”
“他死後,警方和酒店方面排查了整個酒店,都沒有找到一處蜂窩,更沒有看見一隻蜜蜂,所以警方懷疑他是在其他地方被蜇傷,回到酒店後感到不適,沒等到救護車就死亡了。”
“但他的妹妹堅持是有人殺害了沈附洋,據說沈附洋因為對蜂毒過敏,所以會隨身攜帶驅蜂蟲的藥包,但是警察發現死者的時候,沒有在他房間發現藥包。”
“不過這個案子,最後還是以意外過敏死亡結案了。”
元酒將沈附洋的貼在白板上:“但我覺得這個案子很可疑,也是在那個時間段,比較符合那個ip地址的案件。”
“而且我看過死者的面相,這不是意外,而是謀殺案。”
“不過是不是 末日 在背後策劃指導的謀殺案,暫時還無法確定。”
重明又找出幾起可能在ip地址附近的案件,但經過兩人的反複討論,最終還是排除了。
元酒最終指著板子上的沈附洋和袁有集照片:“先從袁有集的案子查起吧,他的案子被確定為謀殺,而且就在蕭省境內的六曇市,和巴陵市也接壤,直接過去也很方便。因為案件至今未告破,我估計當地的刑偵部門應該保留了與案件相關的線索與錄影,查起來會比較容易一些。”
至於沈附洋的過敏猝死案。
案發時,是在千裡之外的濱海一線城市,還是被認定了意外死亡。
而且沈附洋死亡至今,已足足有八個月,想要再找到有用的線索非常難。
天亮之後,元酒和重明就跟著勾倫和趙聿去了六曇市。
六曇市的警方盡職盡責,雖然案子一直沒破,但負責這個案子的老警察沒事的時候,就會把這個案子翻出來仔細琢磨,希望能盡早將這起懸案偵破。
在六曇市刑偵局長介紹了專案組的身份後,那名老警察立刻就將自己手頭所有資料都搬到了會議室。
元酒他們臨時佔據了會議室作為據點,開始調查袁有集的案子。
負責袁有集謀殺案的警察姓戎,叫戎兵,今年已經四十五歲。
在刑偵部門,這個年紀已經不是很多見了。
專案組的人拿到他整理的案件資料後,很是意外。
所有的資料都整理井井有條,讓他們檢視起來輕鬆了不少。
戎兵給他們介紹了一下袁有集案的情況。
六曇市警方是接到了袁有集同事的報警電話,第一時間就趕往了現場。
袁有集死在自己的車內,而車子就停在了他們公司的地下停車場呢。
同事報案時,袁有集死亡已經超過12小時。
他們是在第二天上班時,發現袁有集的車停在原地,人一直靠在駕駛位置的車椅上沒動。
之後敲了車窗一直沒反應。
同事透過前面的擋風玻璃看清了車內的情況,發現他已經死亡。
所以立刻打了報警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