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男子微愣,再次求饒,“姑娘,我們也是迫於無奈,走投無路再出此下策,還請姑娘饒恕。”
宇文音兒往茅屋瞄了一下走進去,小小的茅屋破敗不堪,別說擋風避雨,明日會不會塌下來也未可知,卻擠滿了十幾口人。
“你們先告訴我為何淪落至此,慢慢說,能幫的,我都會盡力幫忙。”
三人面面相覷,年紀最小最瘦弱也是之前拿著生鏽匕首的男子想了想,開口道:“我叫葉秋,這位是我二哥葉貴,這是我大哥葉福。我們三兄弟,本是北周普通老百姓,家裡有些田地,但連年鬧旱災,糧食歉收,官府又一直逼我們繳稅,我們都食不果腹了拿什麼繳稅?最後土地被收,賣身為奴,可那梁府大少爺最喜歡虐打下人,一個月就打死了十多個人,我們別無辦法,一路逃到南燕,可到了南燕沒錢沒地,亦無人肯僱傭我們,只能淪落街頭乞討這般境地。”
在聽完他們的遭遇後,廖霖月給所有人都診了脈寫了方子。拿到藥方的大哥葉福感激涕零,老二葉貴卻無奈搖頭,他們哪裡有銀子抓藥呢?
宇文音兒遞去一錠銀子,“快去抓藥吧,順便買些食物和禦寒的衣服。”轉頭看向一旁的老三葉秋,“剛才搶劫的主意是你出的吧?”
“是。”葉秋漲紅了臉,羞愧地低下頭。
“地點恰當,十五、十七歲的姑娘,也好下手,可惜我們並非一般人家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姑娘。觀察能力稍差了些。”
葉秋正欲跪下認錯,宇文音兒拉住他,“若我們只是嬌滴滴的小姑娘,毫無還手之力,你們會如何?”
“我們只是想拿些值錢的東西給父母嫂子孩子抓點藥買些吃的。”
“若是我們抵死不從呢。”
葉秋慘然,“殘害無辜之事我們絕不會做。”
宇文音兒點點頭,“你讀過書?”
“家境平寒,只讀過兩年書。”
“可還想再讀?”
“想。”黯淡的雙眼忽地明亮。
“我認識一位先生,教書不收學費,但其性情古怪,你還需幫他幹活,而且非一般活兒,你可願意?”
“只要能再讀書,幹什麼我都願意!”
“我寫一封信,你到滁州楚城去尋悅語茶館的周月姐姐,她會帶你去見單先生,你將信交給單先生,他會收你的。”
葉秋又要跪下,“姑娘大恩,葉秋如何報答?”
“要報恩,簡單,但你們得先好好活下去。比如說當下,我們雖解了你們燃眉之急,日後生計你們要如何解決?”
“這……”
“淩江水産豐富,你們可以打漁為生。”
葉貴摸摸腦袋,“我們都是山裡人,不會打漁。”
“不會則學。”
“淩江水深,打漁需要船隻。”葉秋道。
宇文音兒點頭,又遞過去一小錢袋子,“且買艘小船。這破茅屋先修繕好,來日得好好想辦法建個結實能擋風避雨的房子。”
“謝謝姑娘!謝謝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