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的合作方,大部分是以前就有過合作的。
也就是說,新加入的高階餐飲公司比較少。
或許是宣傳渠道出了問題,也有可能是貨一眨眼就沒了,來不及搶。
當然,最可能的就是,貨太少了。
楚天舒考慮一番,認為自己不可能和所有餐飲公司合作,要挑幾家比較妥當、沒有黑歷史的集團,開展長期合作。
這個事就交給手下去做。
他繼續研究高階生鮮尖貨。
種植過土豆和菜薹之後,他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品種,確實很重要!!!
雖然在空間裡,種植時間長了,作物也會自然變異。
但這種進化往往是隨機的,不穩定的。
品種不同,本質上就是基因不同。
如果種植條件變好,就能讓作物的後代脫胎換骨的話,那還培育優良品種幹什麼呢?
有些培育出來的名貴品種,相比於傳統老品種,天然就在各方面都具有優勢。
問題是,空間裡現在種的,大部分都還是別人家的品種。
畢竟楚天舒又不是植物,不會自己産出種子,都是買的。
所以,為什麼不研究自家的優良品種呢?
這就是農業實驗室該做的事!
他要把所有常見的蔬果品種,都改造一遍!
培育很多很多的優良品種。
統統註冊成自家的技術版權。
到時候,就算不賣成品,每年單單是賣種子、賣專利使用權,都有不菲的收入。
楚天舒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實驗室的那群科技工作者。
他們那邊也有幾十畝的改造田。
相信明年之前,就會有一些不錯的成果。
…
8月15日。
這一晚,楚天舒和江芙蓉在空間裡,研究起了野生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