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看來,這月底的任務,就是和兩鎮的政府交流感情,把合作都談妥了。
…
楚天舒當天就開始做準備了。
接下來的幾天。
都在陪政府人員,談合作,拿地,承包這個那個…
當然了,想交流感情,不可避免的要付出一些東西。
只要夠大方,沒有辦不成的事。
24號、25號、26號,這三天,每天都有飯局。
效果也很顯著——
鶯歌湖的承包權,拿到了;
南麻鎮有一塊40多畝的工業用地,也沒有競標,直接就賣給他了。
1200多萬,價格很公道了。
嗯,楚天舒照舊都選擇貸款,分期付清。
讓錢先安靜的下崽吧!
這幾天的感情交流,還有另一個成果——
這邊雖然工業發達,但農業其實也沒放鬆。
楚天舒在老家搞農業,鎮政府都支援,也願意給些幫助。
得知他有意承包大宗土地,政府那邊表示只要利用得當,沒有問題。
但他們也有條件。
土地流轉之後,農民失去土地,要麼在家閑著,要麼創業,要麼就去打工。
現實是,大部分人受文化水平的制約,並不可能創業,只能出來打工。
也有想留在農村的,但沒什麼賺錢的機會,也沒啥收入來源了。
楚天舒承包他們的土地之後,也得僱人幹活。
所以承包的條件是,優先僱傭土地所在村的人;
或者,提供技術扶持或業務合作,幫助農民創業,促進農民增收。
農村嘛,也是可以搞農業生産的,賣賣農産品啥的,都挺好的。
“蘇北靠近魯省,生鮮産業,蔬菜食品啥的,就做得挺好嘛。”
“魯省的蔬菜基地確實做的不錯,我們這邊也有種植條件呀,就是地太分散了,單打獨鬥,形不成規模。”
“浙省的直播帶貨也很強的,有很多桃寶村。我們也可以效仿一下子。”
“聽說你的網店做得就很好,你是做中高階的,其他農民可以做平價農産品呀…下回啊,請你去各個村裡講講電商經驗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