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章 雙章合一
錦娘終於在忙碌之餘把經書抄完了, 她親自送去二房,也許是她救過吳氏的孩子,所以每次她過來, 吳氏都會見她一面。
今日也並不例外, 只不過吳氏靠在榻上,看起來這一胎懷的很辛苦。
“奴婢給二夫人請安,這一卷經文已經是抄完了。”她雙手舉過頭頂。
吳氏讓身邊侍女接過, 又笑道:“近前來說話。”
錦娘上前, 見吳氏這般,不由得道:“二夫人身子如何?怎麼看起來有些虛弱。”
“也沒什麼, 是昨兒勤哥兒發燒有些咳嗽,我照看了半宿。”吳氏也三十好幾的人了, 身子有些吃不消。
錦娘勸道:“二夫人如今正有身孕, 也要保重為上。四少爺不知怎麼樣了?”
吳氏笑道:“尋常小病而已。”
錦娘又多問了一句, 又見到有位老婦人進來說勤哥兒的事情,她說的話都彷彿是一心為勤哥兒打算,但錦娘識得她, 她就是那個和苗小娘曾經在假山後面說話的婆子。
嫣紅的孩子, 就是死於這內宅之中,若不然,分明她懷相不錯,怎麼最後會那般?恐怕和苗小娘脫不了幹系。
錦娘等那婆子離開,思忖一息還是準備說出來:“二夫人, 奴婢看這冊經文對消除病痛業障, 可否讓奴婢私下給您念一冊,否則再過些時日,奴婢出府了, 再要念給您聽,恐怕就不能了。”
以吳氏對錦孃的判斷,這是個非常有分寸的丫頭,從來不會仗著救過哥兒就拿大,此時彷彿是要說些什麼,難道是家計艱難想求財?這也難免,她這個年紀的丫頭,家中貧困,也實屬正常。
故而,吳氏遣退了下人。
錦娘用手沾著茶水在桌上寫了一個“苗”字,然後道:“我曾經在大少爺死之前,有一日送東西,看到方才那個嬤嬤和這個在一起偷偷說話。”
吳氏大驚。
“夫人,我開始念經了。”錦娘拿起經文,抹去水漬,真的開始念起來了。
這讓吳氏想多問幾句,也問不了,但她明白錦孃的為難,畢竟她是大房的奴婢。苗小娘若是知道她說什麼了,對付她可就不好了。
唸完經文,錦娘笑道:“奴婢針線房那裡忙,就先回去了。”
“你等會兒。”吳氏也並不多問,要拿銀鋌賞她,被錦娘拒絕了。
“我抄寫了一卷,您給我一吊錢就夠了,我爹孃來了東京,將來若是不便之處,還想請夫人能幫忙,我就感激不盡了。”錦娘說出此事,並非為了討賞錢,而是為了自己的良心。
吳氏莞爾:“你這孩子分的怪清楚的。”
但她沒有依錦孃的,雖然沒有給銀珽,但是拿了兩根金釵給她:“汴京居住大不易,你們日後出去,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要花錢,行頭也很重要。”
見推辭不過,錦娘方才收下。
等回去針線房後,飯還未曾吃幾口,就聽說她娘在西角門等她,錦娘匆匆扒了幾口出去,才知曉不過月餘,娘竟然辦了這麼大的事兒。
“您真的典了一處房?”
“那還有假,今日來是問你,喜歡什麼樣傢什,是要頂櫃還是悶戶櫃?還有書桌你是要買翹頭案還是方桌帶書櫥的那種?”羅玉娥想自己若是有錢,肯定給女兒準備一間更好的閨房。
錦娘立馬道:“我要帶書櫥的那種。可是你們銀錢還夠嗎?”
羅玉娥撓撓頭:“還幸虧我攔著,你爹比我想用的還多。”
“娘,我給十貫的交子給你們倆這些日子的嚼用,還有布匹蠟燭鐵湯瓶這些我去拿來。”她心裡很清楚,其實典房把手裡的銀錢用光很不明智,但她的父母就是這樣,她們未必是多麼英明神武的人,甚至缺點一大堆,有時候還重男輕女,可終究,她們也很愛她。
無論是她要讀書,還是當繡娘,甚至是考文繡院,讓她們過來汴京,舉凡她要做的,她們都滿足她。
羅玉娥見她拿了東西出來,又問東問西,錦娘解釋道:“這鐵湯瓶是裝熱水的,可以保溫,避免浪費柴火,還有這幾根蠟燭給家裡用,還有一份文房四寶給弟弟用。另外,娘,弟弟讀書要緊,我的那些傢俱什麼的靠後,反正我如今也還有幾個月才回去呢。”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若她是男子,肯定會讀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