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老爺夫婦在城外的一處地方也宴飲,請大家出去鬆快一二,連針線房也有幸跟著出去作耍,畢竟別的下人都有歇息的時候,只有針線房眾人是晝夜不歇息的,所以這次蔣氏特地吩咐讓她們一起出去。
錦娘坐在馬車上,心情很好:“這還是我來周家之後,頭一次出城呢。”
只要是不必幹活,她們現在心情都會好,沒辦法,這段時間大家都狠狠的累著了。
陳娘子也揉了揉眼睛,她是老繡娘了,年輕的時候總有使不完的勁,現在年紀大了,腰腿痠痛很不舒服,坐在馬車上只覺得頭暈。
她深有所感的對針線房的三人道:“你們啊現在正是好好努力的時候,好些把手藝做好,到了我這個年紀,是熬不動了,眼睛也開始不好了。”
“您說的是。”錦娘她們都道。
只是說完這話,秦霜兒就低著頭,她今年已經十五歲了,卻還沒有著落,大姑娘那裡似乎只看重錦娘,二姑娘那裡有巧蓮討好,三姑娘四姑娘年紀好小,她根本等不起了。
可是她又能怎麼辦呢?
難道真的等明年過了再回江陵嗎?
不,絕不。
不時,就到了郊外,蔣氏幾位兒媳婦正簇擁著老太太一起過去。這裡說是宴集的場所,所以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更有那些挎籃子的小娘子和婆子在兜售各種食物。
周家人很少吃外頭的東西,嫌不幹淨,並不買。錦娘倒是想買些來,只是她也不好脫離大部隊,只能低著頭跟著前面的陳娘子走著。路上,蔣氏見到了孃家人,一行人進去裡屋去,錦娘她們就三三兩兩自由行動了,但也有陳娘子囑咐不許她們走遠,萬一被人擄去就不好了。
別看天子腳下,又常常有嚴懲掠買婦女兒童之人,可是依舊有人買賣人口,防不勝防。
“您放心吧,我們就在附近走走,並不走遠。”錦娘道。
陳娘子不愛動彈,便揮揮手讓她們去。
錦娘在附近走動一二,只覺得解了前些日子的疲乏,在轉彎的地方見到了二房的朱小娘,她也認得自己,二人還聊上了。
“聽說你們明年就做滿就回鄉了?”朱小娘平日除了房中幾個奴婢,也無人說話,好在現下和錦娘認得,也沒有什麼利益糾葛,都在外面倒是說起話來。
錦娘笑道:“是啊,今年做完,還有明年做滿一年,等大姑娘出嫁,我們就可以回鄉了。”
朱小娘見她雖然胖墩墩的,但口齒十分伶俐,忍不住心生喜歡:“真好,能跟你父母親眷相聚,是我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隨即,又問她:“你今年幾歲了?”
“十五虛歲)了。”
“那也到了說婆家的年紀了,你可得好好地睜大眼睛好好選,別害臊,一旦都聽信媒人的,那就全完了。”朱小娘微微嘆了一口氣。
錦娘當然也不好再問,她早就聽說過媒人全靠一張嘴,死的都能說成活的,不知有多少男女因為某些無良媒人導致婚事不幸。可她現在還壓根不會想到自己身上,因為她還沒考慮到自己成婚的事情,其實如果把成婚生子從人的生活中去除,就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束縛。
氣氛有些沉悶,錦娘不由岔開話題:“我聽說小娘你就是汴京本地人,你可知曉文繡院?”
朱小娘實在是個很聰明的人,她笑道:“這我當然知曉,你可是有意去考文繡院不成?”
“我只是打聽一二,我在京裡也沒家。”錦娘道。
朱小娘則道:“我給你出個招兒,因為我嫁進來這些年也很少和外頭接觸,你去找個經紀去問,舉凡是哪裡招工哪裡缺人買宅子都可以找她們。”
錦娘一聽恍然,心想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每一個人都不能小瞧,從她們身上真的也可以促進自己成長。
她立馬道謝:“小娘,多謝你。”
朱小娘一甩帕子:“小事一樁,更何況我也沒有真的幫到你什麼。”
錦娘和她告辭,又起身去別處,這郊外果然是廣袤許多,令人視野也開闊,只見一群人都聚集在一處看,她湊近了,原來是一群少年在打馬球。
為首的自然是周家二少爺周存之和周家三少爺周慎之,二少爺雖然習文,卻弓馬嫻熟,在馬上昂揚有力,三少爺亦是揮著杆子,看起來勝券在握,他們都著紅色的衫子,後面還有三位少年,有一位年紀約莫十一二歲的少年,一雙眸子尤其清亮,一身紅衫襯的他唇紅齒白,容貌竟然如此出眾。
原本錦娘覺得她見過的人中,週二公子算得上是相貌非常英俊的人了,但看到這位小少年,不出幾年,只要不長歪發腮,應該容貌會更好。
但是吧,馬球她有點看不懂,只一心想著何時她若是能夠再出去,找個經紀問問就好。又見秦霜兒卻是憑藉著好人緣擠進去了,林嬤嬤自然指著告訴她,也顯擺一下自己知道的多:“看,那位是蔣家延少爺、晏少爺、羨少爺。延少爺是蔣家族長的兒子,另外兩位是蔣六爺的兒子。”
“那和咱們家對打的是哪兒的?”秦霜兒問起。
林嬤嬤道:“打頭的那位家世還很顯赫,開封府知府的兒子,若非是咱們二少爺,他哪裡肯賞光和咱們打。”
錦娘雖然看不懂,但是也在這裡看了一場熱鬧,但說來奇怪,何家三公子怎麼不參加這樣的馬球會呢,說來還是正常交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