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二姑娘都覺得別人性子太強,大姑娘當然也有所耳聞,也有所擔心,她哥哥是性子極其強的人,去年解試可是開封府頭名,正因為如此張家才有女下嫁,在今年甚至遞了嫁妝單子過來,陪嫁三萬貫。
且張氏進門就是要做宗婦的,周家各房析産並未分家,大姑娘是從小看到母親忙到腳不沾地,也不知這位嫂嫂能不能勝任?
但對二妹妹,她則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嫂嫂也是大家子出身,未必就是傳聞那般。”
“也是,大姐姐那我先走了,祖母讓我抄的經文,我還未曾寫完。”二姑娘彷彿突然想起此事。
大姑娘想起昨日老太太讓妹妹抄經文,立馬道:“那你快去吧。”
熟料二姑娘剛從大姑娘處出來,就吩咐侍女:“你去讓針線房的錦娘幫我趕制一套衣裳出來,對了,之前去外祖母家,有位堂舅母給我的見面禮我覺得醜,你拿去賞了她。”
侍女想了想:“二姑娘,是那對玉佩嗎?”
二姑娘掩嘴笑:“是啊,還聲稱是玉璇閣的,騙鬼呢,何婁頭面充上品。”
侍女憋笑過去拿。
三姑娘這邊原本平日就和錦娘關系不錯,錦娘生辰只唯獨她送過東西,如今呂小娘與她說了此事,母女二人都決定找錦娘。
呂小娘還道:“雖說外頭錦繡閣、麗人坊也不錯,可是找了人上門,那就容易鬧的大家都知道了。旁人倒是罷了,四丫頭的小娘比我更受寵,她若是在老爺面前賣弄幾句,那就完了。”
窮人家的孩子為溫飽發愁,富人家的孩子為前途發愁。
呂小娘擔心洩露給苗小娘知曉,殊不知苗小娘如今出了月子早就把大老爺攏在她房裡了,這些訊息她當然知曉了。
只不過她說給女兒聽的時候,女兒反應太大了。
“小娘,我才多大啊。”四姑娘委屈,她這個年紀在現代小學都還未畢業呢。
苗小娘道:“姑娘,我知道你讀書識字,見識也是樣樣勝過我,只是三年之後還不知道如何呢?定下親事,過幾年再完婚,你嫁過去就是進士夫人,有什麼不好。”
四姑娘還是敬謝不敏,她認為即便在古代談婚論嫁也至少及笄之後再說這話,哪有這麼早的。
可苗小娘也有自己的見解:“你二嫂馬上就要進門了,將來她又生兒育女的,你的年紀最小,輪到你的時候還剩什麼呢?”
“小娘,將來也許輪到我的時候,父親的官位升了呢?到時候女兒的前朝豈不是更好。”四姑娘道。
苗小娘搖頭:“官兒哪裡是那麼好升的,你得記住到了手的才是真的,旁的長遠的那不是咱們可想的。”
四姑娘拗不過苗小娘,想起平日她賞賜錦娘頗多,這次讓她幫自己做一身衣裳正好。
好巧不巧,四位姑娘的侍女同時出現在針線房,四兒和小荷正提著洗臉水在門口,連忙把臉盆放下喊姐姐。
“姐姐們來針線房可是有事兒?”四兒問起。
“我是來找錦孃的……”
“錦娘在嗎?”
“二姑娘讓我尋錦娘姑娘的!”
“我說那錦娘……”
沒想到她們都是來找錦孃的,四兒驚呆了,四個大丫頭也面面相覷。
錦娘本來早起發現自己鼻子太幹,都幹的快流血了,可是她就是愛把頭藏在被子裡睡啊,外面的冷空氣太冷了。
早飯都還未吃呢,就聽見門口四個丫頭和四兒的對話,錦娘沒想到自己倒成了個香餑餑?到手的錢誰不想賺,可人得有那個命花啊?
時間這麼急,她還得繡佛經,三日之內頂多做一套都難。
可幫這個人做,不幫那個人做,這樣誰都會得罪。
那就只好找個理由推脫了,她現在還挺慶幸接了二少爺的活,所以四個侍女進來時,錦娘剛打哈欠把拓片放繡架上。
春蘭是大姑娘的大丫鬟,她和錦娘關系熟悉,故而笑道:“又要麻煩你了,大姑娘說讓你這幾日幫忙趕制一套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