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筠姐兒哪裡用她操心,人一走,她就親暱的坐在她娘身邊。
“也不把皎皎帶回來。”錦娘笑道。
筠姐兒道:“皎皎在我婆婆那裡呢,大嫂家的兩個侄女都照看著她,我這才放心回來。”
錦娘道:“小孩子小的時候最喜歡和自己的爹孃一處,你日後若要帶孩子們,就少回來,有事打發人送信就好。”
“您去魏家去的也少,我肯定也得回來看看您,我生哥兒的時候,您可是陪了我好幾日。”筠姐兒想娘為她付出這麼多,雖然偶爾也會抱怨幾句,但是完全是一切為她著想。
“現下你兒女雙全的,我也放心了,日後也留心些,兒多母苦,生育太多可不是好事。”錦娘還是告誡。
筠姐兒回來當然不是扯這些的,她正同錦娘說起寧哥兒的親事:“這次寧哥兒過了省試之後,不少人找我打聽,其中有一戶姓朱的人家,她家原籍洛陽,雖然生的並不算出彩,但是性情極好,娘,您有空不妨過來,我與您引薦一二。”
這當然是女兒的好心,但是錦娘對待這樣的事情都是很認真的,蔣家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小官人家,兒子亦是有才有心思的人,因此找尋兒媳婦的事情,還是得慎重。
“引薦就不必了,有緣自會相見,如今黨派林立,還是先緩一緩。況且,等你弟弟省試之後再說,現在還不能讓他分心。”錦娘笑道。
其實她出門時,也會認識一些人,但是這是要花長時間去打探的。
且男子和女子不同,這是個現實問題,所以錦娘沒有那麼擔心。否則找一個似許氏那般,表面看著不錯,其實只是驢糞蛋外面光。
說起許氏,錦娘就笑道:“你大伯母還找了個尼姑燒火做飯,可是越吃反而越胖,你知道為何麼?”
筠姐兒睜大雙眼:“為何?”
“你知道那些素菜好吃的訣竅是什麼麼?是多放油。所有走過油的菜,色澤才會更好看,還有她愛吃的那種冬菇餃子,都是過數次油,所以很是好吃,上回去她家吃了一回,我都感覺出門道來了。”錦娘笑道。
筠姐兒笑的前仰後合。
和母親在一起,似乎沒什麼太大的煩惱,總是有許多笑話。她本來還想問爹的事情,但是娘也不知道,她道:“你爹對官場比我熟,我只能管好我自己能夠管的事情,管不到就別想太多了。”
能夠處理的事情,她幾乎都做好了,蔣羨的事情,也得他自己處理。
筠姐兒點頭:“也是。對了,娘,您不是讓春纖跟著橘香姐姐學了多年廚藝麼?她湯水造的極好,現下在大廚房專門負責湯水。就像您說的,潤物細無聲,如今大廚房也算是有我的人了。”
“這便是了,將來你要吃個什麼喝個什麼也便宜。對了,申黨如今不大好,你那位八弟妹沒受影響吧?”錦娘問起。
筠姐兒笑道:“魏家也是經歷過許多事情的人,哪個人宦途沒有波折,她在家裡如今不大受二嬸的待見,好在她也識趣,不怎麼出來。”
“你二嬸可是人稱菩薩的,怎地還有人同她處不好?”錦娘也是奇了。
越是在意名聲的人,越不會撕破臉,利用她好面子的緊,反而好操作。
筠姐兒攤手:“她也是想太多了,七郎解試過了,她還問我說我滿意了麼?我都不知道她是什麼意思?”
怎麼還在在意曾經可能和魏七郎結親的事情啊……
錦娘笑道:“她這般只能說明她日子過的不好,若是我,越是過的不好,越不會表現出來,徒增笑話。”
“是啊,我聽有些人傳小話給我,說她覺得我婆婆對我很好,說我有福氣,這個福氣原本該是她的。”筠姐兒很生氣,但是這種話便是說給魏七郎聽,都只是徒增煩惱。
就像娘說的,人還是得憋住一些事情,什麼都不管天天說這些,本來無事還生非。
錦娘也勸她道:“如今姑爺過瞭解試,你兒女雙全,你們倆感情也好。以前你婆婆含沙射影說你不能容人,現在也對你另眼相待,這些都是你苦心經營的。要我說,這些人只看到人家的結果,不能看到人家的難處,魏大夫人比二人精明百倍,你在她面前奉承站規矩,連我都不忍看。這些讓她去做,她能熬的過來麼……”
“女兒也這麼說,二嬸一開始規矩都不讓她站,也不會很難纏。她以前和八弟吵架,二嬸還站她那邊,結果她四處說人家是笑面虎?不管人家笑不笑面,總是面上幫了你吧。又不是自己親娘,誰會向著你?”筠姐兒想這些話也只能和娘說說了。
錦娘點頭:“這事兒你看的明白,書上說兄友弟恭,但多的是兄弟爭産的。婆慈媳孝說的也多,可天底下做婆婆的,有幾個不想再兒媳婦面前擺譜的,別人家幾句好話,就當人家是親娘了,還是自己得立起來。”
母女二人又說了些話,最後筠姐兒臨走時道:“娘,若是爹爹有什麼事情,您一定要傳信給我知曉。”
錦娘心裡一暖,重重點頭。
集賢相回來之後,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這就是名義上的首相的地位。蔣晏也水漲船高,升為正四品的尚書左丞,許氏一改往日的鬱氣,大宴賓客。
錦娘這邊略坐了一會兒,就回家來了。
正好碰到寧哥兒回來,錦娘笑道:“怎麼這個時候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