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柴家寧本身去滬市的目的便是結交人脈,維繫好各種關系。
否則走的時候,她也不會特意給了兩千塊錢作為應酬的經費讓他帶著。
具體花銷,有個大概的賬本,出入不在百八十塊錢就可以。
當即也是點頭表示贊同。
“仁哥這樣的做法沒有問題。”
“具體如何操作的我不知道,只是在他說了找人幫忙解決的第二天,便直接讓我與電話那邊的柴家寧說明大概情況。
同時將幾家的地址留給了他。
電話結束通話後,按照之前談好的,立刻去郵局給其中一人拍了封電報。
說明會有人上門幫忙,並告知了對方姓名。
這不上週末我們一起去簽完供貨合同,德仁就給我說滬市的事情已經全部解決。
他們剩下的一些後續問題可能還需要處理一陣子,詳細情況應該會寫信來說明。
也沒多等幾天,前個兒滬市過來的信,郵差直接送到我家。
還是明馨在家收的。
上面內容同之前講的差不多,整件事情的經過都有詳細說明,應該是怕一個人描述的不清楚,恐有遺漏,所以在寫到這部分,幾人或許都在場,並且每個人都有確認闡述過程是否準確。
要問我為什麼會知道這樣的細節,那就不得不說信上被各個筆跡在好幾處位置新增過多詳情的做法輕易判斷。”
君卿卿看得出來,說到這裡,陸言辰是真的忍不住想要使勁兒吐槽,但還是生生的忍了下來,看此刻對面之人的神情便明白,就差直寫上“大無語”三個字在臉上。
“他們寫信之前就算沒提前商量清楚,好歹改成這樣慘不忍睹的情況下,重新謄抄一份兒不行嗎?
明馨在看見信中內容的時候,同樣一臉哭笑不得的神情。
後半部分除了說明會過來,並且來京市的車票都已經買好,剩下全是感激之意。
雖然柴家寧是出面幫忙的人,可之前他們之間並不認識,以至於直接說不是因為我,也沒接觸那樣有大關系人物的機會,更多的感激之意不能對他表達出來,這不全落到了我頭上。
反正有種撿了便宜的錯覺。
算算信上提到的時間,應該再有個幾日他們就會到。
一起過來的會有九人,七個是做活的,剩下兩位是其中兩人的媳婦兒,過來也算是為了給幾個大老爺們兒照顧下起居。
當然,這些人已經安排好,兩三個月就會換兩個人的媳婦兒過來,並且每個月七人會平均分攤二十八塊錢的月工資,算成給兩個照顧他們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