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學校的時候,應子清對國醫很感興趣,學過一點應急保命的手段,她回答:“略通一點。”
“你讀過書嗎?”傅太後又問。
書,應子清肯定讀過。
可是到了古代,讀書指的是正統的四書五經之類的儒家典籍,並且還是繁體字。
幸好以前學校開的大學生拓展讀物,包含這些書籍,應子清也認真地通讀過了,她倒是很有底氣地回答:“略讀過一點。”
四周的人,紛紛露出訝異表情。
在古代,百姓的文盲率很高,會識字讀書的人,比大熊貓還稀少。
應子清一介弱質女流,有接觸書卷的機會,那豈不是說明,她來自書香門第?
“是好人家的孩子。”傅太後秀氣的眉心,微微一蹙,“怎麼到宮裡來了?你父母可在?”
應子清眼眸垂得更低,白皙的臉龐,無意間流露出幾分細微的無助:“家中的雙親不在了。”
因著是在承受重大打擊之下,原身處理完家裡喪事,再跟著來後宮,也只不過是剩著最後一口氣。兼之積鬱成病,她早無求生意志,應子清穿來那一刻,原身已香消雲散。
若不是應子清拼命吃喝,滋長些許力氣,恐怕她靈魂的力量再強大,也帶不動那孱弱的身軀。
“怪不得。”傅太後嘆息道。
劉之衍在外間將她們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
此時他轉身進來,半跪在腳踏上,似是無意掃了眼應子清:“你們,在聊什麼?”
應子清奇怪地抬起眼,有“青鎖香風”舒緩他的煩憂,他不是可以正常說話嗎?
講話怎麼又磕巴起來了?
傅太後道:“在聊給這個小宮女什麼賞賜。”
劉之衍點下頭,卻說:“做,女官。”
傅太後忍不住笑了:“是給她送好東西,又不是給她找差事,你這哪是賞賜!”
“她,當女史,可以。”劉之衍堅定道,“我想要,她。”
康公公和容悅色,幫忙描補道:“女史是是正六品女官,這個小宮女既通文理,又懂醫術,正是恰當不過。”
傅太後想了一想,便問:“你覺得如何?”
應子清心想,她還能如何?
既然選擇呆在東宮,有品級的女官,比灑掃宮女要強。
她還未開口答應,匆匆進來一名報信的太監,打斷他們的對話。
太監斂容垂首,恭順道:“皇後娘娘駕到。”
整頓東宮牽連出安神湯,太後聽取秘聞後,恐慌症發作,此時皇後竟又親自趕來。
即使初來乍到,應子清也感覺到,似有無形的刀光劍影,正從面前閃過。
無聲的戾氣,帶出的鋒利之意,冷得她寒毛直豎。
當今正宮皇後姓竇,出身當朝四大世家望族——清河竇氏。
應子清對朝中大事,只能打聽個大概。
她知道竇氏非常有名望,家中族人多,在清河本地當得上鐘鳴鼎食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