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傳聞中的薛大姑娘 當著親……
當著親外孫女的面, 賈母自然不會替王氏姐妹隱瞞。
實際上她特意派鴛鴦把黛玉接過來,為的就是警告王夫人,讓他們姐妹兩個收斂些, 別把主意打到黛玉頭上。
見自己三言兩語, 黛玉便已察覺出不對,賈母臉上才算是露出了笑影,摟著外孫女冷笑道:“論理說來者是客, 人家又才住了兩三天, 做主人的不好編排客人。但這客若是惡客,也就另當別論了。”
林黛玉從賈母懷中抬起頭, 滿臉都是疑惑之色。
賈母輕輕在她背上拍了拍,這才娓娓道來。
卻原來, 王夫人這個妹妹嫁入了金陵薛家, 本是鉅商富賈, 又和賈史王三家勳爵聯絡有親,生意做得更大。
甚至藉著賈家做江南織造時的門路,搭上了內務府, 替內務府供貨, 沒少從中漁利。
奈何他們家著實有命無運,這位薛姨媽的丈夫早逝,只撇下她和年幼的一雙兒女。
那個女孩賈母一時看不出什麼,只知道生得端莊貌美,行事說話也頗有章法。
如果是在平時, 賈母最喜歡漂亮伶俐的女孩子, 少不得日常招在身邊說話。手裡的好東西隨便露出去一點,就盡夠他們受用了。
奈何,因為薛大姑娘有個不靠譜的哥哥。
她哥哥姓薛名蟠, 表字文龍,雖生得痴肥些,看五官倒是不醜。
名字模樣都不差,奈何內裡卻是個草包,自幼便不學無術,專一在吃喝玩樂上下功夫。他父親在時還能管束一二,喪父之後變成了沒籠頭的馬,可著勁兒地撒歡。
薛家的宗族人脈都在金陵,按理說他們母子三人留在金陵,有王家做威懾,薛家那些族親也不敢太過欺淩,怎麼著也比投親靠友、寄人籬下強。
俗話說得好:物離鄉貴,人離鄉賤。
若非萬不得已,誰願意背井離鄉?
只因那薛蟠看上了人牙子手中的一個丫頭,不知那人牙子原是個柺子,那女孩本是拐來的,還要一貨賣二主。先賣給了一個姓馮的子弟,又賣給了薛蟠。
兩家到底鬧了出來,還鬧上了公堂,都不要銀子,只要那丫頭。
按理說先來後到也罷,好生商議也行。哪怕仗勢欺人呢,那馮家後生自己不怕,家裡還能沒個年長的勸著?
薛蟠卻不是是仗勢欺人,他帶著一群人,把那姓馮的給打死了。
正所謂:人命關天。
就算像賈家這樣的打死了家裡的下人,官府那邊要好生打點,下人家裡也要多多安撫,才能了賬。何況是薛家?何況打死的是良人?
薛姨媽為了避禍,就打著送女兒參選的名頭,匆匆變賣了金陵的産業,帶著一雙兒女來到京城。
原本是想投奔孃家哥哥的,畢竟這些年薛家也沒少給王家送錢。
但兄長王子騰奉命巡邊去了,她在閨中時和嫂子的關系又不好,嫂子一句閉門謝客就把她攔在了門外。
無奈之下,母子三人只能轉頭投奔姐姐的婆家榮國府。
黛玉的眉頭皺了起來,確認道:“外祖母是說,薛家那位大公子打死了人命,卻丟下官司跑了?”
不怪她對此事敏感,林如海是探花出身,身為一甲進士,科舉之後便直接進了翰林院。後來又點了巡鹽禦史,禦史本就有風聞奏事之責。
她自幼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的,對這種事情本就格外看不慣。
再有如今朝堂上因女子入朝一事,在某些方面形勢十分微妙。一眾京官都夾緊了尾巴做人,外官竟然敢幹出這種徇私枉法的事來。
黛玉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了,就不能當做沒聽過。
聽見她這樣說,賈母微微一怔,暗道:壞了,忘了我那女婿是禦史出身了。
她也知道外孫女既然知道了,回家之後必然會告訴女婿。而女婿一心效忠聖人,也不會因為她的勸說就當不知道。
賈母的心思一瞬間轉了好幾個圈,最後還是若無其事地摟著外孫女說體己話,但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今日過後,就趕緊勒令王夫人,讓薛家人盡快搬出去。
他們收留親戚可以,也不怕親戚常住,反正家裡屋子多。但若是被親戚身上的官司連累,那就大可不必了。
祖孫讓人正在說笑,迎春帶著探春和惜春姐妹來了。
探春最愛說笑,雙方相互見過了禮,她便指著黛玉笑道:“我就知道,只要老祖宗去了帖子,林姐姐一準早早就來了。剛才我和二姐姐和四妹妹說,他們還不信呢。”
迎春掩唇一笑,並不言語。惜春則是直接坐到了黛玉身側,細聲細氣地問:“前兒我聽說林姐姐病了,如今可大好了?”
她一向性情清冷,也只是對幾個姐妹關心幾分,旁的哪怕是聽親哥嫂,她也是不假辭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