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她是景陽的長女,又是目前唯一的孩子,聖人格外憐愛兩分,封湯沐邑四百戶,僅比太子的嫡長女少了一百戶。
太子庶長女雖同樣被封為郡主,但湯沐邑卻只有慣例的三百戶。
繞是如此,太子次女的母親依舊妒忌得眼紅。
只因她女兒將來只能封個縣主,太子妃膝下還有一女,必然是要超規格封的。輪到她女兒的時候,只怕聖人不會額外加恩,能有一百戶的封邑就很好了。
縣主之下的郡君沒有封邑,每年只有三百兩的俸祿,相當於後宮嬪位。郡君之下的縣君,則只有一百兩的俸祿,相當於後宮的貴人。
宗室女的誥封只有這四級,若想再往上升,就得指望父親上位做了皇帝,自己雞犬昇天變成公主。
公主的湯沐邑,整整八百戶,長公主是一千戶。再往上就沒不會再加了,哪怕是公主命長或皇帝命短,有幸做了大長公主,也只是在地位上稍高罷了。
次女的母親妒忌長女的母親,長女的母親聽說晉王之女的封邑比她女兒多了一百戶,心中也很是不憤。
在她看來,她女兒雖是庶出,卻是太子之女,哪裡是郡王之女可比的?
這位的腦子也不大夠用,某一次瑤光抱著女兒給皇後請安時,恰好碰見太子妃領著兩個生育過的庶妃,也帶著各自的女兒給皇後請安。
那位生了庶長女的胡庶妃,對著瑤光就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瑤光雖不明所以,卻也不是那吃啞巴虧的人,當時就靠在皇後身上,露出了委屈之色。
皇後輕輕撇了胡庶妃一眼,仍舊言笑晏晏地哄著孫女們玩樂,彷彿什麼事都沒有。
他們婆媳之間的小動作,太子妃自然看見了,卻也只是微微皺了皺眉,怕胡氏的的所作所為讓皇後遷怒了她這個太子妃。
等到臨去之時,皇後特意給太子妃賞了東西,為的就是安她的心。
太子妃心裡鬆了口氣,卻知道這件事絕對沒完。
果然沒過兩天,皇後就說身體不適,讓人傳話到東宮,讓胡庶妃抄幾卷《藥王經》替她祈福。
抄經可是個辛苦活兒,這辛苦不單是在要寫很多字上,還在於每次抄之前都要沐浴齋戒,每抄一個字都要念一聲佛,一卷沒抄完的時候,絕對不能中斷,不然就得重抄。
再有就是,皇後只含糊說了“幾卷”,沒說定數,但肯定不能只有一卷。至於抄多抄少,就看抄經人的誠意了。
三卷經書抄下來,胡庶妃幾乎脫了一層皮,整個人都憔悴了。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太子妃把皇後對胡庶妃不滿的事告訴了太子,太子又不缺人伺候,直接就冷落了她。
自從女兒封了郡主之後,胡庶妃在太子妃面前就有些不恭敬,太子妃心裡自然不舒服,只是一直按耐著沒和她計較。
如今她自己放到了皇後手裡,太子妃自然要抓住機會,一擊必殺。
文秧自小就被長公主精心教導,很明白宮鬥的精髓從來不是眼花繚亂的你來我往,只在一個“忍”字上。
忍到對方出錯,找準時機迅速出手,讓對方再無翻身之地,也就贏了。
但宮鬥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按下葫蘆浮起瓢,贏了這一個對手,還會有下一個。
如今在文秧心裡最要緊的,就是努力調養身子,爭那一線生機再懷一胎,最好是能一舉得男。
可說來也怪,自從太子妃生完二女兒之後,東宮就再也沒有好訊息傳出來。
為此,瑤光和景陽也暗地裡嘀咕過,只說是緣分未到。
畢竟四個女兒擺在那裡,已經證明瞭太子的身體沒問題。至於後院的女眷,總不可能個個都有問題吧?
=====
這天景陽回來,告訴她一個訊息:聖人親自選了兩個身姿豐腴的小官之女,賜給了太子做庶妃。
看來,東宮長久沒好訊息,聖人也著急了。
作為皇帝,他自然不喜歡太子威脅到他的權柄;可作為父親,他又替兒子後繼無人而著急。
景陽嘆道:“若是東宮再沒好訊息傳出來,只怕聖人又要請高人來做法了。”
其實還有一件事他沒跟瑤光說,就是聖人在給太子賜人的時候,不知怎麼的就想起來自己的八兒子後院就一個王妃。
如果不是景陽堅決拒絕,又搬出自己的母親順妃,觸動了聖人那自欺欺人的情腸,只怕今天他就要去睡書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