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也是。”
後續八卦有保障,瑤光滿意了。
隨後兩人又說起連日大雪的事,陳思告訴瑤光,信王府已經開始準備糧食了。只等皇後娘娘一發話,他們家就上摺子在成門外舍粥。
隨著皇權越發集中,對於達官顯貴們邀名養望的事,朝廷抓得也越來越嚴。
到了本朝,不管真心想做善事的,還是藉此買好名聲的,都得先給皇帝上摺子,皇帝批準了之後才能做,而且是打著皇帝的名義做。
至於那些空有錢財沒有官職的,更是連獨立開粥棚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獻給當地官員,讓當地官員出面。
最多舍粥的時候,帶上你的名字。
下午景陽回來,瑤光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問他晉王府要不要也先準備起來。
景陽想了想,說:“咱們家還是不要了。太子妃身在東宮,出門不便,舍粥舍藥的事肯定做不成。這種撈名聲的事,只要東宮沒法做,咱們這些皇子府邸,最好都不要做。”
且不說景陽根本沒有和太子爭鋒的心思,就算他真有上進心,也不會在明知道聖人寵信太子的情況下,踩著東宮賺名聲。
如今已經不是漢唐了,皇子們都沒有幾個私兵,奪嫡爭奪的更多的,還是在聖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大夏想搞玄武門,等同於找死。
“那好吧,都聽你的。”瑤光乖乖點了點頭,拉著他一起去用晚膳,“我中午吃了鍋子,不太餓,晚膳都是你愛吃的。”
景陽低頭一看,滿桌子的菜,除了一道木耳拌圓蔥和一道幹煸豆角,剩下的不是葷的就是幹菜做的。
抬頭在看瑤光,就見她有些心虛地閃躲著自己的目光,似解釋又似掩飾:“涮鍋子嘛,又有客人在,自然要多弄點新鮮蔬菜了。”
至於早上剩下的幾根黃瓜,也當成飯後解膩的水果了。
景陽笑了笑,只說:“多少再吃點吧,當心後半夜餓。”
=====
冬月二十四,九皇子娶妃。
天公十分作美,連續兩個大晴天,讓這對新人不必頂風冒雪辦喜事。
旬月之內,瑤光就參加了兩次皇室婚禮。
只不過,第一次她是新嫁娘,第二就變成了宗室命婦。
做為迎親使的命婦早就選好了,沒有她這個新嫁進來的份。因而,阮子嫻成婚當晚,她也沒能到新房裡去看一看。
等阮子嫻三日回門之後,又逢冬至。宮中大宴,大家都要入宮赴宴,也沒有機會私下聯絡。
瑤光還記得李思蓉在暢音閣鬧出來的事,私心裡是不想再搭理她的。
但同為皇子妃,抬頭不見低頭見,想全無交集是不可能的。
大宴在太和殿舉行,諸皇子先領王妃到後宮拜見各自的母妃。而後就把王妃留在後宮,他們還得去乾清宮拜見天子。
等時辰到了之後,諸皇子先入太和殿,後宮嬪妃及內外命婦隨後,聖人、皇後和太子這才出場,在最上首升座,接受群臣及內外命婦的朝拜。
若宮中有貴妃,太子須側身受禮。宮中無貴妃時,太子便可坦然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