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比起別的皇子來,還有一樣不如的。那就是他的外家也是太子的外家,上官家但凡出了一個人才,都會去支援太子,和他沒有半毛錢關系。
如今見妻族子弟可堪培養,景陽心中如何不歡喜?
和幾位長輩們寒暄了幾句,他就非常體貼地提出,要和岳父、舅子們去外面書房說話,給瑤光留足了和祖母、母親相處的時間。
傅寧和傅安兄弟倆雖然不讀書,但家裡卻有四個讀書的小輩,外書房收拾得也極為妥帖,舉業該有的書這裡都有。
景陽看了一圈,隨手抽了一本《四書集註》,見上面有尚顯稚嫩的字跡寫著一些注釋和見解。
說實話,在景陽看來,無論是注釋還是見解,都過於淺薄了些。但想到傅家原本是鄉下人,沒什麼好老師教導,也就釋然了。
“這是誰的書?”他拿著問。
兄弟四人對視了一眼,雙胞胎裡的哥哥天璣上前一步,不好意思地說:“殿下,這是小人的書。字寫得不好,讓殿下見笑了。”
景陽心說:何止是字寫得不好,和別的地方相比,你那字還算是不錯了。
但嘴上肯定不能這麼說,景陽溫和地笑道:“不必喊殿下,這裡沒有外人,咱們只論家禮,喊我姐夫就是了。”
天璣看了看自己父親和叔父,見他們都輕輕點頭,便展開笑容,響亮地喊了一聲:“姐夫!”
他一開口,天樞、天璇和天權也都跟著喊了起來。四個朝氣蓬勃的少年,個個都親親熱熱地喊他做姐夫,兄弟之情大多淡漠的景陽如何招架得住?
如果說原本他願意抬舉傅家人,是看在瑤光的面子上。隨著一聲聲的姐夫鑽進耳朵裡,他的心態悄然轉變了。
他心中暗想:怪不得瑤光一提起夫妻相處之道,立刻就想到自家長輩。傅家果然親情濃厚,縱然窮人乍富,也沒有因錢財和富貴變得面目全非。
景陽真的開始把他們當自己人了,說話時當然就少了幾分客氣,多了幾分真誠。
他一真誠不要緊,天樞兄弟四人大受打擊。
天樞和天璇也就罷了,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如今只是更進一步加深這個印象而已。
天璣和天權這對雙胞胎,可是從入學起就一直被舅姥爺誇贊有天賦的。如今從大姐夫口中得知,他們學得什麼都不是,頓時就有些破防了.
但景陽也不是隻打擊他們,還就著《四書集註》指點了他們一番。
皇子們的學問,都是被選入文華館的大儒們精心教導的,無論是從廣度還是從深度來說,都不是盧秀才那個鄉下蒙師能比的。
非但天璣和天權覺得豁然開朗,天樞和天璇也覺得受益匪淺。
見他們都有所悟,景陽才道:“不是你們真不會讀書,而是從前的先生不好,便是好苗子也都生生耽誤了。
這樣吧,明日我差人送些字帖來,你麼先描著。我認識幾個因落榜而滯留京中的舉人,仔細考察之後,推薦兩個過來,一個教導天樞和天璇,一個教導天璣和天權。”
四人天賦不同,最好還是分開教導,以免天賦低的受多了打擊,更加對讀書沒信心了。
雖說瑤光早就給家裡透漏過,會請晉王幫他們延請名師,但這話真從景陽嘴裡說出來,傅家父子仍舊大喜過望,連忙拜謝。
這對景陽來說不過舉手之勞,可誰不希望自己幫助的人懂得感恩呢?
於是,他對傅家人的印象更好了。
=====
這邊翁婿舅兄相談甚歡,那邊娘兒相會更是其樂融融。
瑤光問起了信王府捉妖的事,盧氏便和大周氏你一言、我一語,把皇甫公子和紅玉姑娘的事說了。
大周氏笑道:“妖類和人到底不同,便是狐族慕雅,也不是個個都講究人族那一套。依我看來,紅玉姑娘接近徒三郎必有緣故,八成是不樂意嫁給他的。”
至於緣故是什麼,傅家女眷要麼自己見多識廣,要麼就是聽長輩們說得多,便是玉微仔細想想,也有幾分了然。
——十有八九,紅玉姑娘修行到了關鍵時刻,要渡紅塵劫了。
紅塵劫又叫婆娑劫,也有叫情劫的,想來那徒三郎,只是恰好撞入了紅玉的劫數中而已。
盧氏冷靜地說:“只盼那徒三郎不要是個痴情種,不然日後必然是要吃些苦頭的。”
不是她冷血,而是這種事她見得太多,心湖已經升不起絲毫波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