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日回門 在太子之下的,就是六皇……
在太子之下的, 就是六皇子徒景桓。
其生母為宜妃範氏,也是入宮較早的嬪妃之一。且範宜妃和皇後一樣,都接連夭折了兩三個孩子。
女子産育最是傷身, 孩子夭折又讓宜妃心力交瘁, 容顏難免折損,寵愛早就稀薄了。
好在當今聖人還算念舊情,哪怕宜妃的容貌寵愛都大不如前了, 還是在有了太子之後, 給了她一個孩子。
前後生育了四個,好不容易才保住了這一個, 宜妃對兒子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平安長大, 千萬別再叫她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因而, 六皇子景桓從小就長在母親的溺愛裡, 一心只想著吃喝玩樂,從未展現出半分大志。
七皇子徒景熾,生母裕嬪郎氏。
郎氏生得容顏嬌媚, 嬌小玲瓏, 甫一入宮便得了盛寵,兩年之後便生下了皇子。
如果不是她當初恃寵而驕,不把早已失寵的宜妃放在眼裡,被宜妃抓住機會告了一狀,只怕憑借生子之功, 早就是妃位了。
這本也沒什麼, 憑著她的寵愛,只要肯真心改過,聖人顧念舊情, 未必不會找機會再抬舉她。
只可惜,郎氏的運道實在不好。
就在她沉下心來準備挽回在聖人心目中的形象時,順妃橫空出世,讓聖人只在皇後宮中見了一面便念念不忘,全然不顧上官家當時已被賜了虛職,將她接入宮中封為貴人,不久又晉為珍嬪。
只可惜珍嬪福薄,剩下八皇子徒景陽之後,便撒手人寰,在聖人心目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珍嬪被追封為妃,聖人竟破例給她上了諡號——順妃,如今棺槨就停在皇覺寺裡,說是等自己百年之後,要讓順妃附葬皇陵。
就在郎氏為順妃的離去松一口氣,覺得自己的機會來的時候,聖人的乳母小孫夫人,帶著自家及笄的孫女入宮拜見。
那姑娘與順妃生得頗有幾分相似,聖人當然不肯把人放走了。
於是乎,出身官宦之家的甄氏就此入宮,聖人說是看在乳母的份上,一開始就給了貴人的分位。
順妃的親姐姐皇後被惡心得夠嗆,一直不肯給甄氏好臉色。
聖人讓太子分皇後的權,也未必沒有覺得自己愛妃受了委屈的緣故。
只不過,甄氏不遺餘力地給皇後上眼藥,為的是自己分一塊權柄。卻不想聖人的確對皇後不滿了,卻直到太子妃入宮,才分了皇後的權,還是分給了太子妃。
太子妃可是皇後的親兒媳,皇後縱然有諸多不滿,卻也不會像對甄氏那樣明著表現出來。
因而在不知情者看來,拿了皇後的權柄給了太子妃,和左手倒右手有什麼區別?
甄妃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九皇子徒景明的母親是賢妃吳氏,比郎氏進宮晚一些,寵愛一直平平。但她知情識趣,先交好順妃,又交好甄妃,因此宮中數次晉封,都沒有把她落下,反而得了極好的封號。
十皇子徒景昇的母親是忻嬪趙氏,在後宮一向很透明。如果不是生了皇子,也坐不上一宮主位的位置。
十一皇子徒景空便是甄妃所出,因其母的緣故一直比較受寵,其寵愛甚至還在景陽這個順妃親子、皇後養子之上。
不過景陽對此並不在意,實際上他對於聖人這個算是間接害死生母的兇手並不怎麼喜歡,對方把注意力分到十一皇子身上,他還覺得松一口氣呢。
只是皇後替他不平,太子也因此對十一皇子頗有微詞,覺得八弟受了委屈,私底下多有補償。
就像這次刑部的差事,就是太子從聖人那裡替他討來的。
除太子之外,四位皇子同時成婚,卻只有景陽一人有了明確的差事,太子功不可沒。
瑤光又問他:“你和哪位皇子關系比較好?我要不要也跟隨你的腳步,選擇性地交好他們的王妃呢?”
雖然除了景陽之外,其餘幾位出了宮的皇子只有國公的爵位。但他們畢竟是皇帝的兒子,誰也不敢觸黴頭當面喊“某國公”,只以“某皇子”稱之。
對於他們的妻子,眾人也都心照不宣地暗排行喊“某王妃”。
景陽道:“不用。前朝是前朝,後院是後院。前朝的爭鬥不應牽扯後院女眷,你愛和哪個交好,看自己喜好就行。”
瑤光重重鬆了口氣,氣哼哼地說:“那就好,我不喜歡七皇子妃李氏。你若是叫我捏著鼻子討好她,我肯定不幹。”
景陽愛憐地在她額頭上親了親,柔聲笑道:“你誰也不用討好,只要我在前朝立得住,只有他們討好你的份兒。”
“我就知道,八郎最好了。”瑤光頓時笑逐顏開,非常熱情地回應他的吻,兩人一時難舍難分。
此時已是夜晚,當然沒有委屈自己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