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姑姑家裡沒了親人,早年到了該出宮的年紀又捨不得宮裡的繁華,就託關系花銀子謀了個低階女官的職位留了下來。
這些年來,她雖然不必到宮外去過苦日子,但獨自一人也不是不寂寞。
瑤光的到來,剛好填補了她心裡的空虛,因而她對瑤光也格外不同,不僅僅是把瑤光當成需要侍奉的主子。
就比如現在,瑤光一撒嬌,她就沒轍了,又是歡喜又是無奈道:“下官自然知道姑娘有分寸,就怕隔牆有耳。”
說完這一句,她根本不給翠娥、紅絨兩人反應的機會,便若無其事地轉移了話題:“姑娘平日裡不戴金玉戴珠花也沒什麼,可將來做了晉王妃,一年到頭重要的日子也不少,總要裝扮起來的,您得早日習慣。”
對此,瑤光卻有不同見解,反駁道:“我就不能生性簡樸,不愛珠玉嗎?”
她記得,清朝的富察皇後就以簡樸聞名,不以金玉為飾,終年只愛通草絨花。
前世瑤光對古代首飾的瞭解,只存在於網路圖片和博物館隔著玻璃的文物,自然沒那麼多想法。
但是,真輪到她自己滿頭珠翠時,就忍不住懷疑:或許富察皇後根本不在意什麼節儉的名聲,人家就是純粹嫌金銀玉石製作的首飾太重了而已。
宮中製作的絨花,使用的材料都是上品絲,骨架也都是工匠反複拉出來的金銅合金絲,其實總體價值並不比好些金玉首飾低。
還有就是,金玉做的首飾可以戴好多年,就算金子不鮮亮了,再拿去炸一炸仍然能用。
但蠶絲做的絨花,由於如今的染色劑都是純天然的,往往戴不了年就開始褪色了。
其實究竟哪個耗費更多,根本說不清楚。
只是,大多數人樸素的價值觀裡,就是覺得金銀玉石比通草絨花耗費更多。
燕姑姑認真想了想,眼睛一亮,點頭笑道:“這也是個好法子。古往今來,簡樸都是美德。”
翠娥和紅絨相識一笑,畢竟跟著一個會解決問題的聰明主子,總比跟著一個憨包強。
重新裝扮好沒多久,敲門聲就響了起來。燕姑姑立刻道:“下官去開門。”
房門才一開啟,瑤光的眼睛就濕潤了。
雖然她已經猜到了燕姑姑他們一力隱瞞的驚喜是自己的家人已經入京了,但真正見到盧氏、大小周氏和玉微,瑤光還是遏制不住心頭的激動。
小周氏懷裡還抱著一個襁褓,顯然是已經生了,只是不知又給她添了一個弟弟還是妹妹?
給傅家人帶路的,是一個眼生的女官,也不知是禦前的還是坤寧宮的。瑤光親自道了謝,又叫紅絨給了賞賜,那女官就識趣地告退了。
“奶奶,娘,二嬸,快進來。”瑤光上前,一手拉住玉微,一手扶住盧氏,激動又歡快地推著人進屋。
三位長輩也都紅著眼眶,眼神根本就沒從瑤光身上挪開過。直到確認她氣色鮮活,人也沒瘦,個子還長高了些,才算是鬆了口氣。
盧氏拉著瑤光一起坐了上首的位置,含淚笑道:“好孩子,我就知道你是個有造化的。”
話雖如此說,瑤光離開家之後,她的擔憂只多不少。
瑤光一疊聲問道:“家裡還好嗎?奶奶身體還好嗎?還有爹孃和叔嬸他們,都好嗎?弟弟他們讀書如何?還有玉微,奶奶教的東西還是背不進去?”
“哎呀大姐,你怎麼一見面就揭人家的短?”玉微坐在最下邊的繡墩上,羞惱地頓了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