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曲水宴 馮妙瑜一直在想那天的事情。
“我這會不想吃東西,你先拿下去放著吧。”馮妙瑜擺了擺手。
粉青色瓷碗裡浮著一片凝白,這冰酥酪是馮妙瑜往日的最愛,每次都能吃上兩三碗的才肯罷休的,阿玉就有些狐疑地望著馮妙瑜。
好像就是那日從法雲寺回來,公主就變得有些怪怪的。她也說不好,初夏的陽光透過隔扇窗格落在馮妙瑜肩膀上,那側臉光潔如玉,雪團縮在一旁呼呼大睡,看起來和往常並無二致,但這幾日來馮妙瑜似乎有什麼心事,點心也不吃了,話本子也不看了,總是一個人望著窗外發呆。
阿玉還特地去找了翠珠。翠珠近來也神叨叨的,她去問翠珠時,翠珠只拍著她的肩膀挑眉說是有好事將近了——
可是這能有什麼好事啊?漲月銀嗎?可是半年前馮妙瑜才提過府裡的月銀,這個時候怎麼說也不可能會漲月銀了。那還能有什麼好事,阿玉想了半天,快想破了腦袋也沒想出來個頭緒來,只好一臉茫然的端著碗出去了。
馮妙瑜一直在想那天的事情。
她答應了謝隨,回來後和父皇說駙馬的事情的。
但是這話要怎麼說,還有什麼時候說,是一門大學問。
馮妙瑜在心裡盤算了許久,總算拿定了主意。
她叫來一個侍女,吩咐道:“你跑一趟劉公公那裡,就說今年的曲水宴給我留個位置。”
曲水宴顧名思義,是每年初夏時節在宮中的曲風池邊上舉辦的宴會。
除了仿照古人流觴曲水宴酒作樂以外,這曲水宴最重要的便是作詩。拔得頭籌者可以向帝王討個彩頭,通常是帝王身邊的小物件,扇墜子,玉佩一類,不是多貴重的東西,形式大於實質。
這種場合馮妙瑜多是不出席的,畢竟以她那個名聲,去了也是自討沒趣,只會討人嫌棄,還不如找個藉口推脫掉。
這次既是為了謝隨,更是為了她自己。
很快就到了曲水宴的日子。簡單地用了早膳,馮妙瑜便帶上阿玉早早前去赴宴了。
她們從宮外過來自然比從宮裡面直接過來赴宴要慢些,等馮妙瑜進去時,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太子馮敬文正坐在上面和幾人說笑,見馮妙瑜過來,撇了撇嘴別開了臉。
馮妙瑜並不在意這個,和幾位認識的官員淺淺寒暄一二,便由內侍領著入座了。她今日是本著豔驚四座來的,石榴紅夾纈羅衣上印染了大團寶相花紋,披帛曳地,三白妝,柳葉眉,淡紅胭脂從眉尾一直漫到兩頰,愈發顯得明豔動人了。
馮妙瑜的手邊是個穿藍衣的美貌女子,梳著婦人的發髻,她身邊還坐著一個看著才六七歲的小姑娘。馮妙瑜記得那婦人是仁親王的王妃,好像是姓趙,在盛京是出了名的好性子,最愛和人說說笑笑的。
兩人打了個招呼,趙氏瞧著她,就笑道:“公主往日總是穿得素靜,您難得穿這麼俏,真好看。妾身瞧著您面色紅潤,公主近來可是碰上什麼好事了?”
仁親王是個閑雲野鶴的性子,他娶的這位王妃出身很一般,也許是夫妻兩都不大理會俗事的關系,她倒對馮妙瑜沒多少成見。
“這一日日的也就是那些事情,能有什麼好事?”
這大概就是過來人的直覺吧,一眼就叫她給看穿了。馮妙瑜連忙笑著換了話題,道:“王妃娘娘這件衣裳上面的紋樣倒是新奇,可是您自個兒畫的?”
她聽說仁親王妃心思細膩,尤善丹青和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