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求姻緣上) 姻緣非天成,成事在人不……
大抵是春困秋乏的緣故,暮春時節的早上,一人一貓都從骨子裡透著股懨懨的懶散勁兒。
阿玉捧著水晶鏡走進來時,翠珠正在給馮妙瑜梳頭,而馮妙瑜則抱著雪團給那貓兒梳毛。
馮妙瑜抬頭瞥了眼鏡子,今日翠珠用帶琉璃珠子的細線將她的頭發編成了數十條小辮,這樣的發髻倒是新奇,馮妙瑜不由得多看了幾眼,問道:“這好像是蠻地那裡的流行的發髻?”
“眼下也是盛京最流行的發髻。”
翠珠笑著回答說:“公主,您還真別說,這蠻族的發髻和衣裳又簡便,又好看,別有一番風味。自從前幾日那幾個蠻族使者入京後,他們的發飾、衣裳都被人搶瘋了。這可不是奴婢亂編的,就昨日,還有兩位小姐因為一件蠻服當街吵起來了呢。”
蠻族使者啊……
這個時候上京覲見,大抵是為兩國邊市關稅一事了。
西域蠻荒之地雖然盛産汗血寶馬與寶劍,卻缺少可以充饑的食梁。
為強兵富國,先皇長子馮重曜上奏提請兩國互市。如今一晃二十多年過去,眼下國庫虧空,海內苛稅甚重,馮妙瑜就猜父皇這是準備提高邊市關稅,用以緩解國庫虧空的問題了。
只是,增稅一事對蠻族來說百害無一利,他們能答應麼?也不知道五皇妹在那邊過的怎麼樣了……要不要找機會去問問那幾個使者,也許還能給五皇妹捎封信什麼的。
馮妙瑜正亂七八糟地想著,一旁的翠珠卻突然提議道:“眼著看快入夏了,公主今日要不要去法雲寺逛一逛,也好求個姻緣?”
她這話裡是帶了典故的。
傳聞前朝有一對感情極深的夫妻,兩人入夏前在法雲寺相識,歷經戰亂種種別離,多年後的初夏時節又重逢於法雲寺,久別重逢的故事總是分外動人,自那以後,盛京便流傳起了“入夏前去法雲寺求姻緣,定會求得良人”的說法。
不過傳聞說到底也只是傳聞,馮妙瑜向來不信這些,但閑著也是閑著,趁著天氣還沒有熱起來前出去玩玩也好。既然是去寺廟祈願,她就選了件淡青的衣裳,袖口用銀線繡了卷葉的蓮花紋,她才剛披上外衣,蒼晏卻突然闖進來,翠珠都叫他嚇了一大跳。
“蒼公子,我說你在來之前好歹叫人通傳一聲吧?”馮妙瑜攏了攏衣領,無奈道。
哪有這樣直接闖進女子臥房的。
“就你?你長得又沒有小爺我好看,有什麼好遮掩的,就算你求我我都不想看,”蒼晏冷笑兩聲,敲了敲桌子,“你讓我查的事情,查清楚了。”
“這麼快?”馮妙瑜有些驚訝。
梅州與盛京隔著好幾千裡,這才過去了不到五日就查清楚了,馮妙瑜倒是對蒼晏有些改觀了,這人只要不動嘴說話,那還是很靠譜的。
“有個江湖上的朋友恰好在盛京,那家夥的訊息很靈通,什麼百事通萬事通的——他囉囉嗦嗦說了一大堆,我記不全就直接說結論,沒了。”
沒了?
什麼叫沒了?
馮妙瑜沒反應過來。
“死絕了。”蒼晏言簡意賅。
“八年前,你要我打聽的那家人還沒進梅州,路上就遇到了山匪什麼的吧,最後好像只有一個小子僥幸活下來了。梅州那地方又偏又遠,魚龍混雜的,這種事情再正常不過了。”蒼晏平靜道。
馮妙瑜聽完後微微一愣。
謝家的人竟然都死了。那謝隨……
直到坐上了去往法雲寺的馬車,馮妙瑜都沒有緩過神來。翠珠左看看右看看,輕輕扯了下她的袖子,在馮妙瑜耳邊低聲道:“公主,奴婢覺得,這不太好吧?”
說著,翠珠用下巴指了指坐在對面閉目養神的蒼晏。
依舊是那身月白長袍,只是比往常多戴了頂鬥笠掩面。
馮妙瑜也非常頭疼。誰出門想帶上這貨。可蒼宴一聽她要去法雲寺求姻緣,說什麼也要跟上來……素煙和她夫君伉儷情深,馮妙瑜懷疑蒼宴根本就不是去求姻緣,而是去求破壞人家姻緣,好叫他趁虛而入。
但這位可不是想趕走就能趕走的。
“無事,你當他不存在就好。”馮妙瑜嘆了口氣。
“可這……”
這個時候就輪到翠珠頭疼了。
她可是收買了法雲寺裡的老師父,勢必要在今日撮合了公主和謝隨兩人的,可眼下公主還帶著個面首一起去,這像什麼樣!
到法雲寺的路程不算很遠,何況馮妙瑜一大早就動身出發,饒是如此,法雲寺山門下的一百零八階上還是擠滿了人,大多數都是正值年華的年輕男女。
通往法雲寺的路僅此一條,縱使不願,也只能夾在人堆裡慢慢往上爬,好在等她們進入法雲寺後,人已經散去了許多。
姜黃色牆壁,院子裡有顆苦楝樹,開著素雅的淡紫色小花,蒼宴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馮妙瑜也懶得管他去哪了,反正那麼大一個人,還有武藝傍身,有什麼好擔心的。要擔心也是擔心他禍害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