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慕逼死聶芸的訊息,一天一個樣兒。
很快,嶽城的報紙也開始報道,接著就是鋪天蓋地傳遍了嶽城上下。
流言會發酵、會被加工,於是逼死聶芸,變成了“司慕殺死聶芸”。
“沒有證據證明少帥殺了聶芸,同時也沒有證據表明少帥的清白。”參謀們商議。
顧輕舟也被叫到了督軍府。
督軍甚至問顧輕舟:“輕舟,你能給阿慕作證嗎?”
“阿爸,我是少帥的妻子,我的證詞不足取信於民眾。”顧輕舟道,“少帥這件事乃是醜聞,想要消除影響,只得打輿論戰。”
她很贊同顏新儂現在的方法。
對方也沒有證據。
既然你能用報紙,我也能用。
司慕去了趟營地,就有個耿直的將領對他很不客氣,當著司慕的面對司督軍道:“少帥還是閉門不出的好,免得給咱們嶽城抹黑。”
司慕臉色慘白。
他和司行霈的爭鬥,早就在軍中傳開,引起了不少將領的不滿。他們不信任司慕,覺得司行霈才是他們的前途。
司慕卑鄙無恥,趕走了司行霈,將領們都憋著火。
那些大老粗,自然不會給這個乳臭未乾的少帥好臉色。
司慕回到了城裡,也暗中派人去調查此事,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
可事情是從南京鬧出來的。
南京的民眾看到報紙,每天都在說這件事,還以為是嶽城已經鬧翻天了,他們也就當個趣聞看。
司家在整個江南都有名氣,軍閥權貴門,登上了南京和嶽城重要晚報的頭條。
輿論稍有平息。
的確,誰能證明聶芸和司慕有關呢?她既不是司慕的妾,也不是司慕的女朋友,甚至都沒有訊息證明她和司慕認識。
到了今天,軍政府才開始一點點摘清聶芸和司慕的關係。
輿論很快就發生了轉變。
大年初一,南京和嶽城的報紙,同時刊登了幾張zhao pian。第一張zhao pian是司慕帶著一個女子走進飯店,背影恰似聶芸;第二張是聶芸穿著去世那套衣裳,站在司慕新宅的門口;第三張是聶芸站在江邊的大橋上。
最後一張,是聶芸母親拿著一根金條,這根金條是軍政府的府庫所出。
“鐵證如山!”
司慕和聶芸去了飯店,此事不假;司慕給聶芸金條,此事也有物證;聶芸臨死前去過司慕家中,此事也無法辯駁。
司慕逼了聶芸,甚至害得她自殺。
一瞬間,輿論轟然倒塌,再也沒人相信司慕的清白。
南京的特派員到了嶽城也七八天了,什麼都沒有查到。
看到報紙,曲部長拿了南京最高法院的逮捕令:“司督軍,此事涉嫌謀殺,我要帶令郎回南京去接受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