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情頭
岑鳴蟬自從知道愛上的人是二十八歲的自己之後, 她反複想了很多。
如果說愛要權衡利弊,那權衡利弊之後,姐姐毫無疑問依舊是她最適合的戀人。
她一直很清楚, 她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 或許是幼年父母不在身邊的緣故,導致她在愛裡極度缺乏安全感,她時刻處於不安與恐慌中。
面對父母時,她會擔心媽媽更喜歡其他表妹,擔心父親覺得別人的孩子更好, 因此她會努力裝得很懂事很聽話,因為在她看來,常規定義下的乖孩子才會被愛、被欣賞、被表揚。
所有的表揚都是父母愛她的證明, 她需要藉此來填補她情感上的空缺。
但是另一方面,她又厭倦“懂事”的自己,她越懂事, 父母越喜歡, 她就越覺得父母不是真的愛我,他們喜歡的是“懂事的孩子”。
她是矛盾的、糾結的、病態的。
父母愛她嗎,是愛她的,尤其是母親。她特別能夠感覺得到媽媽對她的愛, 但是她仍然會渴望母親多愛她一些,再多愛她一點, 不能有任何人搶走母親對她的關注。
這就是她小時候見到母親抱著表妹時賭氣的緣故。
而面對戀人時,岑鳴蟬的情感需求要更加畸形與矛盾。
好的戀人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定義對於每個人來說大概會有所不同,但是又會有些重合點, 岑鳴蟬自己也總結過。
要懂事,要體貼, 要能容得下戀人擁有自己的人際關系,要潔身自好,保持對戀人的忠誠,要情緒穩定些,不要動輒大吵大鬧,要細心,能夠察覺出對方的情緒變化,要減少不必要的交際,滿足對方的佔有慾。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坦誠,她卻做不到。
她無法傾訴內心的恐慌,她沒辦法讓對方看到她病態的佔有慾,她覺得如果她坦誠了,她會被冷落、被無視、最終被拋棄。
她要順位第一,她要無時無刻不在對方的第一優先順序裡,她要對方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段感情裡,最好就是她們只有彼此。
就像是遇到姐姐之後,她每晚都要與姐姐連麥,直到她第二天醒來去訓練,電話才會掛掉。而在她訓練期間,她們仍然會透過微信保持聯系。
她們每晚都是這樣,偶爾俱樂部給她和隊友放一天假,她就會跟姐姐連一整天的麥。
這樣的連麥頻率會極度壓縮個人空間,有些處於熱戀期的戀人或許能適應,有些人哪怕熱戀也受不了,而在岑鳴蟬看來,這應該是常態,應該每天都如此。
在旁人看來“太黏”的關系對於岑鳴蟬來說則是極度舒適,姐姐除了偶爾與閨蜜聯系外,便只有她。她也曾經陰暗地嫉妒過姐姐的閨蜜,但是後來她知道了,閨蜜就是冉眉冬, 她再也不會吃醋了。
她也曾經因為姐姐的忽遠忽近而感到不安,直到她們開影片的那一刻,所有一切解釋通順後,她的不安徹底被消除。
只要她願意,她們之間不會再忽近忽遠,她們又可以恢複到先前那種親密的關系之中。
甚至她不必去懷疑對方到底愛不愛我這件事,因為她知道自己不愛的時候從來不會勉強,她也知道自己愛一個人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她不用擔心姐姐會不會受不了她的佔有慾,不必擔心姐姐窺見她內心陰暗時會厭棄她。
她的好與壞,姐姐早就知曉。而同樣的,她也瞭解姐姐。
她在姐姐那裡是順位第一,她們的世界裡沒有任何人打擾。姐姐的全部目光都在注視著她,而現在姐姐更加無法離開她。
“她只有我”這件事令岑鳴蟬是那樣愉悅,以至於她覺得內心龐大的情感需求被姐姐全部滿足。
而同樣的,自從她認識姐姐之後,也沒再有其他的親密關系。她也只有姐姐與眉冬,姐姐又不會吃眉冬的醋。
姐姐的情感需求,我也同樣也滿足。
岑鳴蟬沾沾自喜地想著。
她愛我,她需要我,她沒有我不行。
*
岑鳴蟬確實很瞭解自己,因此那那次關於講故事的連麥後,她確定了一件事——她與十九歲的自己肯定會和好。
甚至她們的關系會更進一步。
我需要她,而她需要我需要她。
她需要我,我也需要她需要我。
在這場名為“戀愛”的遊戲裡,她們面對彼此幾乎都在明牌。
她並不在意對方在戀愛中耍的小手段,就像是十九歲的自己偶爾故作大方地勸她多認識些朋友,這裝懂事的手法實在拙劣,但是岑鳴蟬知道,她愛我才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