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嘆氣:“但是請給我點時間。”
“我不是在催你,姐姐。”十八歲的自己如此說道,“或許哪一天你醒來忽然覺得很愛我,那時候我們在一起剛剛好。”
聽完這句話,岑鳴蟬實際上有些難過。她知道按照自己的性子,一定是很喜歡才會卑微成這樣,心甘情願地等待。
她心生愧疚,又無可奈何,只能說一句“好”。
就在今晚,她拎著垃圾陪冉眉冬去地下車庫。在路上,冉眉冬看起來心事重重,岑鳴蟬沒有多問,只是陪著她沉默地並肩走在一起。
等到車位前,冉眉冬才開口,她看向岑鳴蟬說道:“鳴蟬,不行就試試吧。”
她說得有些含糊,但岑鳴蟬卻聽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真的很喜歡,不行就試試吧。
岑鳴蟬勉強地笑了笑:“再說吧。”
送走冉眉冬之後,她去將垃圾丟掉,然後獨自回到家裡。家裡再度恢複了原本的冷清,她將手柄收回盒中,不知道下次再拿出來是什麼時候。
或許她應該給冉眉冬在新家裡也備著兩個手柄,指不定什麼時候她上門拜訪時就用得上。一閃而過的靈感被岑鳴蟬記在了手機備忘錄裡,然後她翻看備忘錄,就看到了那日醉得腦袋昏沉時記錄的一句。
2024年5月20日,一。
這句話其中的荒唐與旖旎只有她知道,她心虛般地關掉備忘錄,從書架處取了本來看。
她這次選擇的書名叫《或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是她先前搜尋心理類圖書書單時,有網友在問題下面推薦的。
這些年,自我和解四個字逐漸出現在網際網路平臺,但是自我和解是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因為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直視自己,岑鳴蟬也一樣。
直視意味著真實、赤裸、不加修飾、無法隱藏。她要翻閱自己的人生之書,從出生到現在。她的好與壞、善與惡都將在陽光下無所遁形,她所經歷的悲與喜、離與合也將攤開一字排好。
恐懼、迷茫、傷痛、後悔、抑鬱等糟糕的情緒會像是黑夜裡會挖人心髒的妖怪,張牙舞爪地出現在她的眼前。
在那本書中,有這樣一段令她印象深刻的話。
“痛苦可以起到保護作用,持續的抑鬱也可以是一種逃避,躲在痛苦砌成的屏障裡可以很安全,不需要面對任何事情,也不需要和外面的世界有任何的互動,這樣就能避免新的傷害。”
岑鳴蟬看到時有些怔住。
她先前便是如此,她畫地為牢,將自己圈禁起來,不與外界打交道。
為什麼她不肯與十八歲的自己建立親密關系呢,因為她不想再次受到傷害,她畏懼分別的痛苦,畏懼會被拋棄,也畏懼這段關系帶給對方同樣沉重的痛苦。
聽起來很因噎廢食,但是她確實疼怕了。
所以她在與自己的愛做抵抗。
可是愛是本能,就像是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一樣,她也會下意識去同對方貼貼,像是將要渴死的植株,貪婪地汲取著水分。
她是萬千困於情愛之人中的一個。
岑鳴蟬捧著書,想起來冉眉冬說過的“不行就試試吧”,這實在是太難了,走這條註定生滿荊棘的路,這是要她去做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者。
可是,她又在想,這條路上只有荊棘嗎,這段感情只有痛苦嗎?
不是的,她在心裡否定。
與十八歲的自己相處時,她總是感到輕松、愜意與幸福。路上確實有叢生荊棘,但是也有柔軟的芳草地供她歇腳,有枝繁葉茂的樹撐起綠蔭,有灼灼其華的桃花漂亮地佇立在枝頭。
“不行就試試吧。”
她這樣對自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