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四辯發言完畢,主席看向正方:“接下來,請正方四辯總結發言,發言時間同樣為四分鐘。”
岑鳴蟬聞聲站起身來,她先向主席點頭示意,聲音堅定:“謝謝主席,各位領導、評委、觀眾,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對方辯友的精彩發言。”
“今天我們的辯題是在人生中,應該做大海裡的小魚還是小溪裡的大魚…”
“…面對以上真知灼見,希望隊友辯友能夠迷途知返,知錯就改。如果執迷不悟,一錯再錯,那麼這——就是堅持做小溪裡的大魚的下場。”
她一邊說,一邊掏出了口袋裡先前三辯買回來的小魚幹。
報告廳裡瞬間笑聲一片。
岑鳴蟬微笑著,說出了最後一句發言稿:“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認為在人生中,我們理應做大海裡的小魚。”
這包小魚幹,便是三辯想出來的“損招”,借機嘲諷“安於現狀,不肯去海中一搏”“寧做雞頭不當鳳尾”的對方辯友。
在小溪裡自認為是大魚,其實也不過是盤中餐。
實際上這個戰術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製作小魚幹的其實是海魚。對應著深海裡的小魚,其實是在打她們正方自己的臉。
但是在這個時間點,在岑鳴蟬發言稿的引導下,沒人會去細想到底小魚幹是用什麼做的。
岑鳴蟬心裡其實沒太有底。
她擔心臨時增加的這一招會弄巧成拙。
*
臺上,主席拿著統計好的分數單,開始公佈最後結果:“此次辯論賽的結果已經出來,正方總體得分為96.7分。”
“反方總體得分為94.1分。”
“此次獲勝方為正方!”
岑鳴蟬與隊友齊齊起身,在轟鳴的掌聲中,她們挪開椅子,前往反方所在的位置,去與對方辯友握手。
從一辯開始,經管系一辯說著“恭喜恭喜”,而她們的一辯沈南琳謙虛回應“承讓”,然後塞給對方一包小魚幹。
這是她們隊伍沒打比賽前就約定好的,只要是贏下比賽,就要把小魚幹送給對面,看他們戴上痛苦面具。
其他隊友同樣給了對位辯友一包小魚幹。
輪到岑鳴蟬,她看著對方四辯那張臉,忍不住覺得有些可惜。
四辯真的很好看,此時她表情失落,如同被雨打落在地的梨花。
讓岑鳴蟬生出來一絲憐惜之心。
但是憐惜歸憐惜,岑鳴蟬還是微笑著強行把小魚幹塞到了對方手裡。
然後她輕聲說:“不用謝。”
將嘲諷拉到最滿。
*
此次辯論賽的獎品為牌匾與獎金,牌匾屬於系裡面的榮譽,等她們合照過後,要放在會議室裡。
而獎金後續將於一週內發放。
系領導與校領導一起上臺,為她們頒發牌匾併合影留念。
在勝利的喜悅中,岑鳴蟬有些飄飄然。
她很喜歡這種在臺上贏得比賽的感覺,也很喜歡臺下為她響起的掌聲與歡呼聲。
彷彿天地都在為她加冕。